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从事教育活动离不开坚守

发稿时间:2017-08-22 10:32:4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网

  日前,多个学习类软件接连被曝“涉黄”事件出现了惊人的反转,一家被指“涉黄”的公司公开了很多证据,称遭到竞争对手的“构陷”,而被指“构陷”的一方则回应这是对手的“诬陷”。目前双方都称已保全证据,将寻求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这起“涉黄”罗生门,现在真是一地鸡毛,也再一次刷低了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底线。互联网公司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互撕”很常见,但在受众主要为未成年人的在线教育行业出现这种情况,却不多见。如果最终证实“涉黄”确为竞争对手的“构陷”,那么这种不惜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不仅是基本商业伦理的丧失,还跨越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底线,践踏了法律。其行为之恶劣,不仅令人不齿,还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构陷”不存在,平台则存在把关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今天的用户就是明天的未来,在教育这个特殊的市场内,教育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是没有足够辨别能力、心智尚不健全、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污染的学生。互联网平台必须加大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审查力度,尤其是服务于未成年人的在线教育产品,更应当重点审核。总之必须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给孩子们一片洁净的天空。

  而某些培训机构,把应届毕业生包装成经验丰富的名师,鼓动新聘任的教师和学生蒙蔽家长和考生,用尖子班宣传高通过率,杜撰成功典范和师资等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的做法,虽不及“涉黄”恶劣,却也都是底线的丧失。

  教育是启迪智慧、培养品格的事业,虽然是校外培训,但本质上仍然是教育活动,学生不可能只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教育者言行的熏陶。人无信不立,对于企业来说,诚信亦是其生存的基石。社会对从事教育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的道德品质有更高的底线要求。而最基本的底线莫过于在利益诱惑面前不作假、不作恶。一个丧失了基本的商业伦理,充满了欺诈的教育企业,如何能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呢?

  教育关乎孩子的成长与社会的未来,教育从业者的坚守也就尤为重要。与教育市场上缺乏坚守所导致的乱象相比,上周另外两则关于坚守的故事则让人感动不已。媒体报道,河北尚义县甲石河乡偏僻的黄土圪梁上有一所碱沟梁小学,两年多前,学校里唯一一名教师到了退休的年龄,小学面临关门的风险,学生面临失学的可能。当时还在甲石河中心小学任教的贾旺,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请缨来到了碱沟梁小学。现在碱沟梁小学只剩一个孩子了,为了不让这最后一个孩子辍学,56岁的贾旺表示还准备坚守下去,“不论有多艰难,自己都想把这个孩子教好。”

  现年86岁的方敬,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退休教授。方敬26年前退休后便执意回到老家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宋庄镇,继续坚守他的教育事业。他给当地的村里娃和乡镇公务员们免费上课,通过设立奖学基金等多种形式帮助了200多名贫困生。据不完全统计,方敬回乡定居的这些年里,用自己的积蓄资助贫困生、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已超200万元。“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朴实的言语中,是方敬对教育最真挚的情怀和最坚定的信仰。

  对于像贾旺和方敬这类把教育当作使命的教育从业者来说,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哪怕要历经千辛万苦,哪怕要做出种种牺牲也要坚守下去。这些坚守者的目的当然不是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甚至坚守本身还需要他们去投入、去付出、去牺牲。但他们的人生价值却在坚守教育初心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学生的成长、社会的由衷肯定和赞美,是给他们的最好回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坚守不作假、不作恶的底线,用负责任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用户的企业,必将获得市场的丰厚回报。而那些丧失底线,高喊着教育情怀,实际上却把情怀当作假、作恶的遮羞布的企业或个人,也终会因小而失大。

责任编辑:千帆教育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