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交学费的就发放录取通知书,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就不能来就读。”8月13日,名为“长沙头条”的认证微博账号称,湖南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工商职院”)要求高考统招生缴纳2000元“预录费”,规定时间内不交费的学生将拿不到录取通知书、不被录取。(8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不难看出,该职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出此下策,还是因为往年有被录取的学生开学时没到校报到,影响了录取数量指标的完成。录取数量指标的完成与否,不仅影响到学校办学的规模和各种国家津贴,更会影响下年指标的增幅。
近年来,类似事件也并非孤例,各家院校争取生源各有各的手段。有的是以政策补贴拉拢学生,有的是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给学生吃定心丸,总之为了抢夺生源是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桥。不过收取“预录费”的行为显得学校对招生非常不自信,或许该职院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面对逐年下降的录取数量指标,这所学校想必已是焦头烂额,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对于这种以“预录费”的形式捆绑学生意愿的行为,教育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查实、严惩,以儆效尤,确保正常的招生秩序。
事实上,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突飞猛进,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和认识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各种民办、公办职院不断涌现。这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更有社会产业对职院教育的“刚需” 。按理,一所具备招生资格的职院不应该落到靠收取“押金”,让学生承诺入学的地步。湖南工商职院的窘状折射出当下部分职校的生存状态,在靠着学生人头拿着国家政策补贴的背景下,不思如何好好办学,如何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却将心思花在如何扩大办校规模,争取更多政策扶持上。如此缺乏竞争力的职校,硬件再好,又如何能够培育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
最后,还得回到那句老话上来,“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职校在意生源无可厚非,可如果不懂得将精力放在培育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上,不放在提升学生就业率上,即便是收再低的“预录费”,也于事无补。(谢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