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美国教育学家:让孩子自由成长正成为世界性难题

发稿时间:2017-08-14 08:37: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现在的孩子3岁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美育、智育一起上,孩子却越来越不快乐。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焦虑现象。

  美国加州整合学院副院长伊丽莎白·比文13日在北京表示,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如何让孩子像个孩子、让他们自由成长正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当日的第11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上,比文说出了不少中美家长都有的焦虑,比如美国家长也希望孩子上常春藤盟校、也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她认为,现代教育让无论小孩还是家长都有很大压力。在这过程中,孩子内在的发展动力被泯灭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比前代人更丰富,却越来越不容易快乐。比文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们成长的过程被人为加快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信息更发达,孩子接受新事物更多,但另一方面家长的压力更大,留给孩子的时间更少,孩子很多时候是被撕裂成长、被迫接受各种新事物。”

  比文做了30多年整合教育推广和研究。她以在美国和世界若干实践为例指出,整合教育的核心不是孩子要上多好的名校,而是这些孩子有能力、有热情和一生都过得很快乐。

  而这些基本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我们鼓励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指导和支持,而不是根据成年人的意愿或社会文化的压力揠苗助长。”比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特别想看到未来的人如何看待我们今天对孩子的伤害。”

  近年来,西方各种教育理念进入中国,让中国家长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到焦虑。比文说,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会存在矛盾。实际上无论什么教育理论到一个地方都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说到底在于能否支持孩子由内向外地自由发展。“孩子就像一棵树,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养分,支撑他们在大地上立足。不要对他过度施压,否则容易断掉。”

  比文不赞成那些把孩子送入国际学校接受全英文课程学习进而送出国的做法,也不赞成让孩子三岁就学英语。她认为,学好母语更重要,母语是孩子了解所处的社会、历史、地理、文化,进而建立起与社会联系、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孩子7岁后再学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为好,学习一种看世界的方法,也可以通过音乐、诗歌、戏剧等多种方式进行。”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人的大脑到28岁才停止发育,因此未来的教育将基于脑科学的研究进行。”比文说,无论什么时代,孩子都需要关怀、安全感、创造力、运动、自然,这是孩子健康的前提。“我们只有一次做小孩的机会。教育系统是最难改变的系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完)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