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毕业致辞,互照出怎样的时代风景

发稿时间:2017-07-18 08:37:00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大学“最后一课”,一个将被返顾一生的时刻。在这个时刻被授予的赠言,也常常会如灯塔一般,照亮很多年轻学子前行的路。

  也许正因如此,每到毕业季,那些将在“最后一课”领衔发言的师长、嘉宾,总是铆足了劲,不敢懈怠。而他们不说什么、说了什么,不仅受到公众的关注,也是对时代流变的一种忠实记录与回馈。

  他们的演讲,可以给身处“课堂外”的更多人,带来哪些思考?本期《解放周一》试做梳理。

  被反复讨论的命题之一

  用什么时光坐标回首来路

  如果说,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那么,能否感受到历史对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意义,是一个人是否在精神上进阶的重要基础。当学子即将开启人生新章,尤其大部分即将开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人生,师长言辞、讲述中的历史感显然格外重要。

  历史感的传递,通常通过“讲故事”和“言传身教”完成,包括让听者感受到时代演进的脉络,从而对自己的来历和去向更为明确,也包括,为他们提供一个特别的坐标,供他们在时光隧道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力,从而在意义世界中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用什么时光坐标来引导学子思考人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为各位2017届的毕业生们,选择了“1917”这个时间坐标。

  100年前的6月,刚结束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业的胡适从美国东部西行,穿越北美大陆,抵达加拿大的温哥华,6月21日登上“日本皇后”号轮船,开始他的返国之旅。7月5日船抵日本横滨,胡适知道了国内张勋复辟的消息。待7月10日到达上海,复辟已经收场……

  陈引驰之所以复述这样一个历史场景,是为了说明:一百年前发生在胡适身上的情形,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在现代中国,个人事务与整个国家的交错。胡适无法决定自己投入一个怎样的中国,但他最终以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不断尝试,多少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形象。由此,陈教授勉励在座的学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困扰,最终路会向前延展。我们不能决定最近的未来如何,但我们应该可以为真正的未来努力。”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此番北京大学为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请来了一位四十年前踏入北大校门的“老学长”、知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那一年冬天,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亦改变了青年葛兆光的命运。

  那一年,28岁的他已“辍学”十多年,“和现在博士毕业的年龄差不多”;从1966年初中毕业起,就在县城的街上无所事事地游荡,接着下乡插队在苗寨做过瓦、在猫洞挖过煤、在集市上卖过柴。

  可是,在这个典礼上,葛兆光要由此说给后辈的,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而是坦言,直到进了北大之后,他才渐渐感觉到,跨进北大之门,跨入学术世界,给自己身上压下了怎样一个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你不在这里扩充你的知识、提升你的境界、思考你的问题,你就没法在国际学界“华山论剑”;只有看第一等的论著,做第一等的题目,和第一等的学者过招,才能成为第一等的学人。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