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陈军 出生于1977年2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院长,2016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文艺美学、中国古典美学。
独立之问
日常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我如何找到一个好选题,我回答首先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学生又追问问题意识从何而来?我想,这是高校在培养一流人才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惑。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只有养成良好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知识才会内化为素质,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
自由观点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则源于问题意识。寻找到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才能对学习兴味盎然,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孜孜以求、探究不止。那我们又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仅就如何读书来谈谈其对发现问题能力的促进作用。
善于发现问题,读书时要把握一个“专”字。读书不论是雅事还是苦事,有道存焉。不少学生读书虽多,但常常聚焦不了研究重点和关键问题,为此苦恼不已。原因可能在于读书泛而不专。俗话说:书山学海。当今大数据、云处理等技术无不提示我们,有限时间不可能穷尽所有领域。因此,从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来说,我们读书务必要围绕自身专业方向,突出个人兴趣点。虽然知识浩瀚无涯,但是读书、做学问,尤其是在入门阶段,应倡导有边界。发现问题就如同狩猎,缩小搜索圈必将有利于更快发现猎物。
善于发现问题,读书时要牢记一个“问”字。读书不问不疑,等于不读。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读书过程中,保持“为什么”的追问状态,意为追求深层阅读,而非消遣式泛读。此外,大家要善于在寻常处发现问题,在想当然中发现不寻常。否则,就算问题出现,也会遗憾地从你眼皮底下溜走。例如,每本文学理论教材都会涉及文学分类方面的论述,可是描述文学分类的概念术语淆乱不一,那么怎样的文学分类术语使用才是规范的?又如讲到中西方的文学分类情形时,都会提到西方三分法,那么何谓三分法?对于这两点,本人就曾在稍加追问后发表了三篇系列专文。
善于发现问题,读书时要注意一个“多”字。大家都知道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言,读书在做到“专”的同时,还要注意“多”。不少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经常抱怨找不到问题,难以撰写论文。我常对他们讲“多”的道理。所谓“多”,即集中博览,在此基础上建立碰撞,汇聚分歧,“问题”便会瓜熟蒂落。如上面提及的文学分类术语使用、三分法表述研究,其间探讨的问题正是我对新中国以来200多本文学理论教材进行考察整理后得出的。
校际对话
沈杏培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题好一半文”,我们往往困惑于如何形成选题或方向,在您看来,好的选题与阅读是怎样一种关联?如何通过阅读形成研究方向?
陈军:所谓好的选题,简单地讲,就是可以作为长线处理以便深耕细作的题目。读书在遵照“专”“问”“多”的三字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那些带有贯通性、高频度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往往隐藏有可作长线处理的有价值的好选题。当然,有时通过一两篇论文的写作也会发掘出带有贯通性的有价值的选题,那就是研究者的福分了。我以文艺理论研究走上学术道路,初始也是从发现中国古典曲论中林林总总的分类现象、戏曲不如诗词的等级现象入手的,迄今15年,乐在其中。
段国重 美国得州大学达拉斯分校人文艺术学院博士
当下很多青年学生读书往往是浅表阅读、不求甚解式阅读。但做科学研究需要“求甚解”的澄明状态。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陈军:首先,不管是何种方式或态度,爱读书都是一件好事,尤其在当今功利主义盛行的语境中,青年学生能手不释卷,即便是浅表阅读,也值得点赞。但是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而言,仅仅停留于不求甚解的程度肯定不够。从不求甚解到求甚解,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进行了大量浅表阅读后,众人对某问题的观点定会积累汇集,这会帮助你一步步深入触及所涉对象的本质、性质或特征的理性认知层面:见解一致则不论;莫衷一是或歧见蜂起,就意味着发现了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所在,此时,你就进入了科学研究阶段。顺便补充一句,即使是浅表阅读,若能发现问题,也会增强读书兴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感。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开卷有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