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做客人民网,在回答“校园贷”问题时表示,现在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正在研究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一方面具有较为前卫的观念,超前消费、筹资创业、应急资金等现实需求催生出潜力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尚浅,风险意识、诚信意识不强,导致他们合理运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不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催生出触目惊心的校园贷乱象。
针对此类现象,有专家提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明确银行监管部门职责,加强校园贷执法,实现监管的科学化与全面性。此前,教育部、银监会等部门从日常监测机制、征信体系构建、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完善校园贷监管制度,使大学生金融服务在法律的范围内规范有序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疏堵结合不能过分倚重以监督管理为主的“堵”,而应当侧重于以引导需求为主的“疏”。今年4月,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校园贷治理应紧抓需求,银行要主动作为,为大学生金融服务“开正门”。校园贷乱象的治理有其内在的金融、社会、法律逻辑,在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应当从金融现象产生的自身逻辑出发,从客观存在的资金需求谈起。目前,大学生资金需求难以得到释放的主要原因在于渠道狭窄,金融产品与服务匮乏,模式较为单一。
解决“校园贷”乱象,应重点引导并消化大学生需求,可以引入有资质的金融机构,拓展资金渠道。商业银行要抓住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并进行细分,建立相应的资信与评级模型,合理设置贷款额度与利率,积极推出具有普惠性质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从而改变传统助学贷款的单一格局。同时,政府部门应努力建立较为科学的大学生信用体系,缓释需求与风险的紧张关系,学校可积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学生信贷服务专项资金,为大学生需求释放提供更多的资金渠道选择。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治理校园贷乱象。
(作者刘翔,系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