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当煤炭工”的新闻最近引发关注,有人感叹“屈才了”。但事实证明,当煤炭工的硕士朱凯并未被埋没,7年过去,他成为所在煤矿最年轻的机电副总工程师。
这则案例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学历学位是就业的“敲门砖”,有时也容易成为“包袱”。眼下正值毕业季,近日有媒体报道,许多学生奔着公务员、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去,对最需要人才的中小微企业不屑一顾,哪怕是技术和薪酬都很有优势的“专、精、特、新”创业企业,在招聘市场也处于弱势。有的大学生内心深处有一种执念,觉得以自己的高学历、名校出身,只有进入那些众人眼中的“高大上”单位工作,才算不辱没自己。否则,就会觉得“掉价”。这很难说不是虚荣心在作怪,同时也让他们错失不少就业良机。
追求更体面、更光鲜的工作无可厚非,但毕业生们不妨再深入思考一下: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用人单位,真的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吗?更关键的问题是,真的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吗?如果能冷静下来,与职场过来人交流一番,或许他们能破除很多不切实际的迷信和幻想。
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95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0万人。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间,共有7371万毕业生走出高校,毕业生数量以将近5%的年增长率持续攀升。这就是当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大环境。与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相比,政府机关、国企、世界500强企业等热门用人单位的招聘额,可谓微不足道。平台的重要性谁都懂,好平台谁都想争,但并非每个人一毕业就能获得业内顶级的平台。更何况,平台只是一个起点,并不能锁定职业发展的未来。人生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好比一场马拉松,起点阶段并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决定一个人职业前途的,在于人格特质。公众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基本都有相似的人格特质:脚踏实地,高度专注于工作本身,拥有不竭的工作动力、持久的上进心和创新意识等。拥有这类人格特质的人,无论把他放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都可以取得超出常人的成绩。比如“硕士当煤炭工”新闻的主人公朱凯,作为硕士毕业生,从一名普通的煤矿掘进工人做起,刚开始难免不适应。但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研发精神,随后几年间在自动化控制编程、矿井提升系统改造、自动化减人提效等技术领域默默耕耘,让多个生产岗位摆脱了人工操作,实现了智能控制,提高了生产运行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很快让自己脱颖而出。相反,那些拈轻怕重、好高骛远、好逸恶劳者,即便一时拥有很好的平台,最终也将泯然众人。
“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择业难”。大量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给自己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比如工作性质要光鲜体面,工作环境要上档次,工作地点要在大城市或者离家近,等等。如此一来,一些原本很有发展潜力和施展空间的工作被草率地过滤掉了。其实,一些看起来条件艰苦、地方偏远或规模较小的用人单位,一些看起来相对“低端”的行业,未必不是就业的“富矿”。多年前,北大毕业生当街卖肉曾引发全社会热议,后来众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卖肉也可以做到全国连锁,也可以赚大钱。近几年,大学生回乡当新型农民、搞养殖并获得成功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如今“硕士当煤炭工”无疑又增添了一个有力例证。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对一些大学生来说,就业过程中不切实际的执念,就是“心中之贼”。破除执念并非易事,但一旦突破这层心理障碍,呈现在毕业生们眼前的,将是无限广阔的发展天地。
(作者杨国营,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