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节目的热播,让一些语文教师将课堂朗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日,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黄山奇松》(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当讲到描写迎客松所用的“饱经风霜”一词时,该教师结合词典和课文内容详细解释了词义,然后请三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饱经风霜”。不知为何,教师总是觉得学生的朗读不到位,就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学生反复读,最后学生不得不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令人啼笑皆非。
课后,笔者问这位教师,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让学生反复朗读“饱经风霜”一个词?这位教师说了三点理由:其一,他觉得如果学生读得没有感情,就说明学生没有理解“饱经风霜”一词的含义;其二,之前已经教过朗读技巧,学生还是常常读得没有感情,让人恼火;其三,现在上公开课时,一些专家和观课教师都将“有感情朗读”当作阅读课评价的重点或者亮点。
笔者认为这位教师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人们常说,“能有感情地朗读,说明学生理解了文本”,这个命题是成立的。但其逆命题“学生理解了文本,就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不成立。学生虽然理解了文本,但可能因为没有感同身受而没有情感共鸣,没有情感共鸣的朗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感情朗读;也可能理解了文本,也有了情感共鸣,但就是朗读时表达不出情感。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点:教师已经教过朗读技巧,学生还是常常读得没有感情。
我后来了解到,这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读得更有感情,曾经强化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比如重音、节奏、语气等。我个人认为,有感情的朗读需要朗读者与文本形成情感共鸣。朗读技巧只能起辅助作用,比如,情感的渲染与强化,但不能无中生有凭空生产出情感。学生没有“饱经风霜”的生活体验,没有感同身受,很难与文本形成情感共鸣,缺乏情感共鸣的朗读只是“无病呻吟”。教师其实应像电影导演一样,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朗读者》中,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在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一文时,热泪纵横,泣不成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朗读者与作者有着感同身受的经历,自然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读起来饱含深情,字字触及人心。
有些教师不明白这一点,过分注重朗读技巧和表演。由于过分追求感情,而滋生虚情假意,会影响学生的心智正常发展。再说,一味强调“有感情朗读”,过分讲究技巧和表演艺术,也偏离了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方向。阅读课只是阅读课,不是艺术学院的表演课。
我们最后看看这位教师说的第三点:现在流行将“有感情的朗读”当作评价阅读课的亮点或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不否认,也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但如果过分追求这一点,就会适得其反。当学生在教师的一再命令下仍旧读不好,心情定会非常沮丧,哪里顾得上“在读中加深感悟和体会”。如果只是在表达虚伪的情感,朗读者自己有口无心,听众也觉得味同嚼蜡,何谈情感的激荡与升华?
同时,客观上还存在一些情感内敛的学生,平时不善于或不喜欢表露情感,朗读时情感比较平淡。如果斥责他们,可能会造成他们对阅读的抵触情绪。其实,除了大声朗读,还有默读等阅读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默读伴随人们的时间更多,通过默读而读到的文章更多。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不能在课堂上“有感情朗读”的学生,不如多给一点时间让他们默读,让他们沉下心来思考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是人人皆知却未必能落实的教学原则。阅读教学不应被“有感情朗读”绑架,教师也不应被某些流行的评课标准所束缚,毕竟“有感情朗读”并不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唯一路径。
(作者:纪小芹,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