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南大教授也来晒“高考记忆1977”

发稿时间:2017-05-27 16:18:42 来源: 扬子晚报 中国青年网

  26日,扬子晚报全媒体平台“我的高考……”专题和系列融媒体产品征集一经推出,一天内就有众多热心读者来晒出自己的特殊高考记忆:有1977年参加恢复高考后第一年考试的著名学者,也有受高考影响至深的70后、80后。

  1977年高考

  报名后还天天上班,借来一堆报刊“温习”

  当年考生:莫砺锋 著名学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记忆原声:“我的考试有一个小插曲:高考的第一天清晨,我赶往考场,发现满街都是赶考的人,有些考生年龄很小。我不好意思与那些小弟弟、小妹妹同赴考场,为了掩盖自己的考生身份,把握着墨水瓶的右手插进棉衣口袋。结果藏在口袋里的准考证被墨水染蓝了一半,证上的照片刚巧染成了‘青面兽’,惹得监考人员反复盘问。”

  高考印象:1977年秋天,恢复高考消息传来时,莫砺锋还在安徽省泗县汴河公社农具厂“亦工亦农”,农忙时返回生产队务农。他在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其实在下乡之前,已经学完全部高中课程。“本以为大学梦‘他生未卜此生休’,但是我天性喜爱读书,务农、务工之余仍是手不释卷。后来再也弄不到新的中文书了,便设法找些英文书来看。”

  恢复高考了,他想去报名参加,可是关于年龄的条文成了新的拦路虎:“考生年龄不得超过25周岁,1966、1967、1968届高中生的年龄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学有专长。”天哪,那一年莫砺锋已经28周岁了!虽是1966届高中生,但除了种庄稼、开车床外,哪有什么“专长”呀!他一下子傻了眼。

  最后还是公社生产组长一拍大腿,说:“你们真是骑驴找驴!小莫不是经常看‘曲曲弯弯’的书吗?你们有谁认识那些曲曲弯弯的洋字?这英语不是他的专长是什么?”于是莫砺锋在报名表上填上“专长英语”,并将几个志愿都填成外文系。他报名后依然天天上班,只是借了一堆报刊来看,算是温习。

  1978年春天,29岁的莫砺锋走进安徽大学外文系。又过了一年,他顺利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太太陶友红也是在1978年春天走进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77级”大学生。南大与南师的校园近在咫尺,两家中文系的师生交往频繁,两人的人生轨迹终于在随园附近初次交集——高考不但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月下老人手中的那根红绳子,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