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25岁创客造卫星 “广州开发区1号”最快年底升空

发稿时间:2017-04-17 10:29:00 来源: 广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最快今年年底,一颗命名为“广州开发区1号”的卫星将发射升空。这颗微小卫星由一个10人左右的创业团队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间众创空间里制造,负责人是出生于1992年的中大毕业生罗澍。去年,这个团队曾通过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独立自主研制的一颗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一颗“高精尖”的卫星如何与广州的年轻创客发生联系?作为广州唯一一家私营航天企业,研究微小卫星,孕育着怎样的大未来?

  2016年11月10日7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带着民企制造的几颗卫星升空。其中,由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广东科创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创航天”)独立自主研制的首颗通信试验卫星KS-1Q,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首颗创客卫星成功发射!”“大学生发射卫星不是梦!”当时,国内媒体纷纷报道,送给科创航天CEO罗澍无数的掌声。如今,KS-1Q已经完成了预定试验项目,比如验证科创航天自行研制生产的星载电源,拍摄太空实景视频,测试虚拟现实(VR)直播体验功能等,目前进入了休眠状态,等待有机会再次启用。

  “上次成功发射的经历,证明我们不是痴人说梦。技术难关已经突破,下一步目标是寻找微小卫星的商业价值。”罗澍说。

  寻找微小卫星的商业价值,他们找到的突破口是智能农业。支持罗澍的是同一个投资人黄先生,他的创业公司从事农业数字化。2014年底,罗澍把自己的微小卫星应用构想讲给黄先生听,成功得到了他几百万元的风险投资。这次,黄先生希望通过天上一颗卫星,解决地下的智能灌溉问题。

  一直以来,农作物如何灌溉仅靠代代相传的传统经验。如果可以制作一些像探针一样的水分仪,大量直接插入土地里,感知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就可以为农民灌溉的频率和强度提供参考。如今,这些水分仪已经研究出来了,发射一颗卫星通过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变成了项目的关键。

  卫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电配电、保温辐射、电子通信、光学跟踪、燃料化学等多个领域。最困难的是抗辐射设计,幸好KS-1Q在轨道上送回的数据,让他们更有把握对抗太空辐射环境。

责任编辑:李华锡(实习)
返回首页>>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