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年危机”的说法在青年群体中不胫而走,不论这是自我调侃还是真实的看法,作为心理学尤其是青年心理问题的观察者,我都感到些许迷惑与焦虑。中年危机一般是指人到中年,因面临衰老、压力、婚姻、事业、子女等各种问题,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心力交瘁、难以应付的心理低潮状态。在心理学发展史上,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这个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奥特·贾克斯,他在1965年的《国际心理学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这个概念,指的是40~55岁的个体,尤其是男性个体,由于面临机体方面的衰老而出现的一种强烈的内在焦虑与恐慌感。这个年龄段的人(40~55岁)开始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和不可回避性,死亡意识瓦解了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形成的积极追求外在价值和自我成就带来的满足感,中年人的自我感觉、生命的信任和价值信念面临一种无意义的威胁。
换言之,在40岁之后,现实生活启发个体去重新思考“我是谁”这个概念,青春期建立的自我观念会逐渐被抛弃,个体亟须一种更高的生命意义感来整合自身。而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尚未完成人生的一系列任务,却似乎已经过早地未老先衰,有气无力。是他们矫情吗?恐怕不是,在我看来,90后的“中年心态”折射出当前年轻人面临着缺乏活力、缺乏斗志的心理危机,流行词“被掏空”“葛优躺”等就是这种状态的形象展示。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年心态”的流行跟社会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大环境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功利化的要求,沉重的现实感正是让人丧失活力的“凶手”。当我们不解90后缘何25岁就发出中年危机的感慨时,也许应该上溯追寻到好几代人塑造的社会价值观上,“社会越来越现实”正成为一种顽疾,巨大的社会压力让人没有剩余的心理空间去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进而探索自我。
从90后自身的角度来说,放弃精神世界的探索而被现实裹挟,可能是这种“中年危机”及其无力感诞生的主要原因。在不少90后的成长经历中,学习唯分数论、工作唯收入论的观念很重,用外来的指标来衡量自己,进而导致人的自我物化,自我物化发展到一定年龄就爆发无力感——“这是一种不知道自己是谁,要为什么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的疾病。”
年轻就是折腾,就是尝试,正是在这种尝试和折腾中,生命力得以迸发和喷溅,但如果生活完全被现实压力绑架,势必会压抑自身的潜能,甚至一味追求外在的功利满足。当一个人不尊重自己的感觉和内心的声音时,是很难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的。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为此太过忧心忡忡,年轻人的“中年心态”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国家,也曾出现大面积的社会群体的精神困境,爆发出普遍的焦虑症等身心疾病,我想这是社会现代化进程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当代对社会群体心理健康的新要求:在物质欲望基本满足的同时,如何鼓励产生更多的人文追求,似乎应该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和社会都亟须思考的问题。陷入所谓“中年危机”的90后们,确实应该想一想“我是谁?”“我这一辈子应该去追求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有意义的”等真正的问题。当一个人严肃思考过这些问题后,或许其内心的焦灼与不安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中年心态才更有希望被青春心态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