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
人们常常说老师要做红烛、要做春蚕。可我觉得,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我给自己树立的标准是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在我的周围,有一些老师,连学生都瞧不起他。我觉得,这些人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做老师。做一个教书匠,做一个混日子的老师很容易,但要做一个真正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你的学生:小张
张老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是红烛,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春蚕,要吐丝结茧,到死方尽。我们一直认为教师的价值要通过学生的成绩体现出来,而不能直接从教育生活中、从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来获取幸福感。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我一直主张,教师要能够从每一天日常的、琐碎的、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满足,能够从自己的成长中得到满足,能够从与孩子的交流中得到满足。教育应该让教师非常愉悦地过好每一天,每天兴奋地、满足地走出教室。教师应该每天能够通过和学生之间心声的交流、通过专业的成长得到幸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幸福只是来源于学生的一张试卷、一个好的分数,来源于遥远的未来,来源于学生成为人才以后,教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享受教育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是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
其实,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础的境界,就是你信中提到的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
是的,一个老师,如果连学生都瞧不起,就没资格做老师,也无法在学校安身立命。这样的老师不可能从教育生活中得到幸福,就算勉强留在学校,日子肯定也会非常痛苦。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简单来说,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那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得好一点。上一堂好课并不那么容易。要让学生佩服你,就要看你对课程、课堂的理解。你的课堂效率高吗?你的讲解评点是否深入浅出?很多老师不是这样提高自身素养,而是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搞得苦不堪言,对这门知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丧失殆尽,自然谈不上学高为师。
当然,学高为师并不是指老师任何方面都比学生强,而是作为一个老师,用心去写每一个教案,用心去教每一门课,用心去布置每一道题目,是最基本的素养;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能够和学生平等热切地共同求索,不必要求自己成为全知全能者,但自身要有着求知的热情与能力。
身正为范,就是要对自己要求高一点。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活生生的教科书。为人师表,才能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教师应该是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弱者有着天然的同情。你不能对学生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视而不见,你应该关爱孩子们,尤其是关注班级里那些看上去最不可爱的学生。
无论是家境贫寒的、父母离异的、或者是学习面临困难的孩子,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呈现种种障碍,甚至会引发班级里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但他们也正是最需要你关注的。把爱献给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情感不仅会感染他们,会令这样的孩子们喜爱,也会令其他的孩子敬佩。孩子们会想,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的老师用心了,尽力了。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用心去做,我们都能做到。
当然,仅仅让学生瞧得起还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教师,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教师。老师这个职业,是吃良心饭的职业。只有老师内心才真正了解自己——我是不是真正用心、真正尽力了?我是不是对得起面前的孩子们?社会把他们托付给我,他们的父母把他们托付给我,学校把他们托付给我,我是不是对得起这样的信任?我心安吗?
或许,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复杂的表格和程序难以测量,倒是有个最小的行动可以估量:教师节的时候,看一看已经毕业了的学生会有多少记得给以前的老师送束鲜花、打个电话甚至来看望一下老师,这样的学生越多,这样的老师越好。如果学生离开你就再也想不起你,那你就应该及时反省。做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怀念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才算做到家了。
让自己心安,并没有那么容易。对公众的指责,你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它是外界强加给你的,甚至还可能是错误的,但良心的谴责,你必须认真面对。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够做到任何时候都心安理得。
教师的第三重境界,是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让学校为你而感到荣耀。学校每年都要评先进,这些老师往往使学校因为他而骄傲。我们每个人都是个体的人,同时也是集体的人。过去我们对学生讲,“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实际上,对每位老师也应该寄予这样的期待。如果一个老师做到在学校里很难被取代,如果走了,短时间内找不到人来顶替你,那么,你自然是一个学校需要、校长赞赏、同事想念的人。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能够被人们记在心里是很了不起的。这种不可替代并不是指工作岗位很特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岗位都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岗位。哪怕是一个门卫,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好的门卫,就是学校的一扇窗,门卫的言行举止会给人留下印象,不仅代表他本人,也代表这个单位。任何一个领域中,别人都做不过我,我就是No.1,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学校同样应该以我为荣。就像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的称号授予82岁的清洁工袁苏妹,表彰她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悄悄地为生病的学生煎凉茶、为熬夜的学生煲鸡汤,“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在清洁工的岗位上尚且如此,何况教师呢?
总之,每个岗位都可以做得精彩,每个舞台都可以创造辉煌。每个岗位,每个科目,只要用心去做,都能做好,都可以成为让学校引以为荣的人。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只是因为经常这山看着那山高。学会从自己的职业、从自己的岗位中去提升自己,把工作做到极致,就能够实现第三种境界,让学校记住你,以你为傲。
最后一种,当然也是难度最大的境界,就是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从一所学校来看,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了自己的故事和传奇。而学校的故事和传奇,是依靠老师的故事与传奇。
正如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靠一个个的人承载着历史。因此才有昔日的西南联大,尽管现在学校已经不复存在,但由于它出了几十个院士,由于它出了一批让历史铭记的大师,所以这所学校依旧被历史铭记。浙江的春晖中学也是如此,当时它聚集了一大批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一大批文化名人都在这个学校学习过、讲演过、工作过,这些人的故事最终成就了春晖。
被历史铭记,就意味着你的人生传奇、你的精神生命将会长久地陪伴和鼓舞着更多人前行。
事实上这四个境界是连贯的。起初你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人,然后就努力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人,接着你要求自己成为让学校感到荣耀的人,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让历史铭记的人。
所以,我很欣赏你提出的这个最低的要求——让学生瞧得起。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从做老师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在一起,学生生病的时候我和他在医院里,学生打球时我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现在,我在大学第一年教书时的一些学生仍然与我保持着联系。我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老师,仍然和所有老师一样,教学相长地一步步往前走着。
当我们能够不混日子,愿意努力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当我们从每件小事开始,一件件坚持不懈地做着,用心书写着每一天的历史,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沿着阶梯继续攀登。
你的朋友:朱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