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了解到,随着开学,近日,因为考前压力到该中心就医的高三学生增多。据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刘婷介绍,每年临近高考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她提醒广大家长,高考只是高三学生出现问题的诱因,学生身上的问题可能存在已久,只是被高考的压力激发了出来。因此,家长应该更早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病例: 高三女学生考前抑郁 一遇考试就想逃避
晴晴是一名高三女学生,近日,她因考前抑郁被父母带到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治疗。据晴晴的母亲介绍,晴晴的成绩从高二开始下滑,之后学习状态就一直都不怎么好,出现了畏惧考试的症状。去年3月份,晴晴没有完成学校组织的月考。“当时还剩最后一科,她就说自己头痛、心慌,没法完成考试,于是跟老师请了假,没有去参加考试。”晴晴的母亲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今年2月上旬,住校的晴晴给她打电话说自己心慌,没有办法学习。“当时她说宁愿自己生一场大病,可以重新开始。听了她的这句话,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带她来医院了。”
但令晴晴妈妈感到奇怪的是,女儿只要离开学校,不谈学习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就要好得多。“每次一到医院,她就会给我说,她觉得自己好了,好像不需要看医生了。”今日,在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晴晴说她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家长、老师都对自己有高的期望,自己也同样抱有高期望,但她认为现实中的自己很差劲,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达不到大家以及自己内心的期待,因此很无助。而据晴晴介绍,她所在的学校是当地的重点高中,她也是在重点班,高三之后,她的考试成绩一般是排在年级100名左右,全校理科生总共600名。而她理想中的成绩排名是年级前20名。
晴晴的妈妈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们家一共有三个孩子,晴晴是老大,也一直是另外两个娃娃心目中的榜样。高二之前,晴晴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高一期末考试还拿过奖学金。而晴晴告诉医生,她经常在寝室熄灯之后继续学习,一直要凌晨1点才休息,而且还失眠。由于睡眠不好,第二天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而且看到比自己更努力的同学,心里也会心慌,生怕自己会落后。
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晴晴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再过两天,晴晴将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而晴晴的妈妈还是比较担心。“害怕她一回到学校就又出现症状。”
医生: 多因素导致自我认识出现偏差 潜意识出现防御反应
刘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晴晴之所以逃避考试,害怕回学校,考前抑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晴晴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入学时因为成绩好而得到了助学金,现在学习成绩下降,她怕助学金受影响而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心理压力很大。同时,晴晴的妈妈从小因为家庭原因而中断了学业,因此就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了女儿身上,晴晴作为家中的长女,承担了来自母亲的这份压力。除此,晴晴在学校最好的重点班,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大,她害怕失败,害怕让父母、老师失望,害怕被同学看不起。最后,从晴晴自身来讲,受从小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心里认为只有学习好才能被人肯定,未来才能摆脱现在的生活,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据刘婷介绍,晴晴因为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父母教育等原因形成了自卑、追求完美,好胜心强,过度在意他人评价的性格特点,存在自我认识偏差,自我评价很低,看到的都是自己不足的地方,而不能对自己做出一个客观地评价。她之所以逃避考试,是因为大家对她的期待高,因此,在她的意识中,她害怕失败。恰恰一考试就可能面临失败,她就可能会有一种痛苦的体验。所以,晴晴就会出现潜意识的防御反应以进行自我保护。比如说,她会出现心慌、胸闷等身体不舒服的症状,这样一来,这些就成为了一个考不好试的合理化借口。
因此,为了更好的恢复,晴晴出院后也仍然需要继续吃药。刘婷建议,晴晴回学校之后,如果再出现一些很严重的症状,她则需要在当地做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晴晴自己也要学会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
提醒:高考只是发病诱因 家长应提前关注孩子心理变化
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刘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她的门诊情况来看,每年临近高考,因为考前压力而到医院就诊的高三学生就会明显增加。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考前压力导致抑郁等症状入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院治疗的这部分学生中,高考只是他们发病的诱因,更重要的是跟他们从小到大长期形成的自我价值观、性格特点、归因风格、应对压力的方式等有关。“他们的问题不是因为高考而存在的,高考是导火线,将他们本身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出来,这也是不是每个高三学生都会出现这么严重症状的原因。”刘婷提到,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和家庭、学校息息相关。
那么,如果有和晴晴类似症状的学生应该怎么办?据刘婷介绍,出现这种症状的学生应该学会应对问题,而不是应对情绪。具体说来,应对问题就是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优点。同时,发现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去考虑提高学习成绩具体怎么做,而不是去想为什么自己的压力那么大。
同时,刘婷提醒各位家长,高考只是孩子出现问题的诱因。家长应该从孩子读高中,甚至更早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而不要等到高三孩子出现症状了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从小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生活及面对挫折的能力,而不是抱着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的态度对待孩子。
除此,高三家长也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何谓平常心?据刘婷介绍,家长不要因为孩子高三了,就彻底把孩子当做生活重心,为孩子提供一些高三之前享受不到的待遇。比如辞职专门照顾,天天特意送饭,过度嘘寒问暖等。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就像平常一样关心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感受,多和孩子沟通,弄清孩子需要什么,再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帮助。
热点问题答疑:
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到医院看病了?
据刘婷介绍,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紧张、迟钝、失眠早醒等症状,经过努力自我调节还是无效,内心又感到很痛苦时,家长则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家长怎么做到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据刘婷介绍,家长平时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感受,换位思考,少讲大道理。如果孩子考差了,首先不要责备,先处理自己愤怒情绪后,心平气和地与孩子积极沟通,了解考试考差的原因以及孩子自己如何评价自己考差的这件事。家长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绪,问他们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需要父母怎么帮助等等。
高三学生平时应该怎么自我缓解压力?
1、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劳逸结合。注重学习效率,课余也应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2、正确看待考试,合理归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磨练抗挫能力。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考好时,不一味归于试题简单、运气好。考差时,能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考虑到试题难度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完全否定自己。
3、学会放松。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的腹式呼吸(一定要是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锻炼身体还能缓解压力。
4、积极自我暗示。紧张时不是想“我不能紧张,万一考砸就完了”,而是积极暗示自己“我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我可以渐渐放松自己,我能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