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要留下”
通过“特岗计划”,很多农村学校历史上首次引进了大学生。特岗教师的到来,也让农村学校的面貌为之一新。以2014年为例,当年招聘到岗的67372名特岗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52629人,占78.12%。
“从22岁到25岁,我在特岗教师岗位上这3年的成长足以影响我的一生。”特岗教师郭莹到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白庙大王小学入职的第一天,就被深深震撼。
这就是学校?站在门口,可以把里面一眼看尽:左右两边是破旧的平房,中间是20世纪70年代的木椽瓦房,地面是坑洼不平的石块土路,没有操场,没有任何活动设施。当得知情况的父亲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回老家西安时,郭莹只回了一句“不,我要留下”,便和另一名女特岗教师住进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窑洞。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取暖,从2006年全国首批招募16720名特岗教师,到2016年计划全国招募70000名特岗教师,伴随着“特岗计划”招募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岗教师也在身份的自我认同和被认同中,成为乡村教育发展一股不容忽视的新鲜力量。
河南省洛阳市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名特岗教师成为学校的副校长,286名特岗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层,1856名特岗教师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特岗计划”出台第二年,刚从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22岁怒族小伙桑磊便通过考试,成为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捧当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一待就是8年。
广袤的西部地区,12省份面积约67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0%,但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3%。改变西部积贫积弱的面貌,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2015年是“特岗计划”实施10周年,当年8月,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吉林省2400多名新聘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特岗教师的来源大多是比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比例达88.3%,比2012年调研时本科比例提高了26.7个百分点,有92.3%的特岗教师曾进行过系统的教学知识学习与训练,有96.7%的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调查中,有1115名特岗教师表示3年后会“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占48.5%。
“自从来了特岗教师,农村学校有了歌声”
受制于教师编制和县域经济困难等因素,河南省洛阳市有些县甚至七八年不曾招聘新教师,长期聘用代课教师,直到“特岗计划”的实施,情况才发生了改变。
“90%以上的特岗教师在3年服务期届满后选择留下,也使得‘特岗计划’成为洛阳市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洛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市农村学校基本做到有编即补,1152所学校招聘了特岗教师,其中300多所学校特岗教师的比例达到了1/3,少数学校特岗教师的比例超过60%,农村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特岗教师究竟给洛阳带来了哪些改变?
洛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宏武说:“自从来了特岗教师,农村学校有了歌声、有了体育比赛、有了互联网信息,特岗教师给洛宁县农村教育注入了活力、注入了激情。”
伊川县吕店镇中心校校长说:“这帮年轻人真了不起,我们学校的近30名特岗教师,刚接手第一年,所带班级和学科,40%在镇里统考中包揽了前3名!”
嵩县木植街乡一位村民说得更直接:“自从俺村学校来了特岗教师,我的娃儿也会说普通话,也知道更多的新鲜事儿,再也不用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上学了!”
为了解特岗教师的生活状况、工作状态、专业发展及待遇落实等情况,去年10月,洛阳市教育局对洛阳市设岗县特岗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洛阳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共招聘特岗教师6820名,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总数的18.02%,目前仍在岗6241名,在岗率达到91.51%。其中,2009年至2012年,服务期满转为正式教师继续在当地任教的3228人,转正率达95.36%。据统计,与2008年相比,洛阳市农村学校小学教师高学历率由48.95%提高到79.31%,初中教师的高学历率由43.51%提高到63.94%。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人均年龄由特岗教师招聘之前的52.8岁降至目前的42.6岁,农村小学教师人均年龄由53.7岁降至39.8岁。
“自从国家实施‘特岗计划’以来,会泽县平均每年招聘280余名特岗教师,至今已经招聘特岗教师3000余名,占了全县教师的1/3。”会泽县教育局局长张宏说,“通过特岗教师的招聘,逐步缓解教师紧缺问题,优化和补充了教师队伍,全县教师平均年龄越来越小,教师结构日趋合理。每名特岗教师每年由国家财政补助3.1万元,剩余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减轻了县级财政压力。”
现实中,不少特岗教师在聘期届满后选择留下,也使得“特岗计划”成为部分西部地区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宁夏教育厅统计显示,自治区山区、川区农村特岗教师占农村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50.17%和36.15%。2009年以来,90%以上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后留任并转为当地在编教师。
2015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国务院层面颁布实施的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印发,提出将进一步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标准,增强特岗教师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东北师范大学的调研显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七成以上的特岗教师报考产生了影响,让更多特岗教师乐意在乡村学校任教。
二十出头的年纪,于人生的旅程中,只是走向成熟的开始。但千千万万年轻的特岗教师执着扎根乡村教育第一线,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不畏艰苦、乐教从教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影响并改变着千千万万农村孩子的命运。他们用青春年华、热血奉献,赢得了学生,赢得了家长,也赢得了那片土地,让“特岗计划”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报记者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