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利下课后母亲将他接回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芹 摄
师生“关怀”接力让他倍感温暖
在得知袁胜利的具体情况后,淮北师范大学行政楼里忙碌了起来。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学院要积极主动提供帮助,对袁胜利同学及家人实施全面帮扶。“我们安排分管校领导积极组织,协调落实,一定要确保袁胜利同学顺利入学,让他感受到淮北师大的关爱和热情,让学校成为袁胜利同学学习生活的温馨家园。”学校学工处负责人表示。
开学伊始,学校特意安排了车辆接待,带他参观相山、滨湖校区,让他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校园真美,我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参观完校园后,袁胜利说。
生活上,由于袁胜利一家人生地不熟,居住成了首要问题。该校学工处想尽办法在学校附近联系租房,并且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敞亮整洁的房子被一家人的行李慢慢填充着。
“年幼的弟弟也跟随父母来到淮北,我们知道情况后,安排孩子在附属幼儿园入学。”该校学工处负责人表示,在经济上,考虑到袁胜利家庭比较困难,学校为他实行学费减免政策,学费全免,并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其他资助项目上积极给予帮助。
“袁同学提出化学专业手动实验要求较高,希望能够转专业,校领导经过商议,根据他的意愿进行了专业调整。”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袁胜利和他的家人打消了刚入校时的担忧。“学校帮了我们一家很多忙,真心的谢谢这个大家庭的关心与支持。”袁胜利的母亲激动地说。
入校后,袁胜利所在学院的领导特意与袁胜利进行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并号召同学们向袁胜利学习。作为袁胜利的专业辅导员,李文砚在得知自己接收到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后,做了细心安排。“我特意嘱咐班级上的同学要主动帮助袁同学搀扶行走、辅助抄记笔记等,不能让他落下一门功课。”
当得知励志同学袁胜利要来到班级时,班长李城杭主动号召班级成员自愿组成一支帮扶小队,尽可能地在学习上帮助袁胜利。每一节课,都会有同学帮他占到第一排的座位,座位的两边专门有两位同学帮助他翻书、记笔记。
上下课主动帮他拿书包,整理书本、课桌。“第一排已经默认地成为了大家心目中袁胜利的专属座位,只为能给他提供方便。”李城杭说。
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袁胜利对于大学生活没有感到不适,对复杂晦涩的课程也轻松了许多。在一次班会课上,袁胜利自信乐观的自我介绍,让班里劳动委员刘也同学印象深刻,“他对人生勇敢坚持的态度让同学们甚为敬佩,更让大家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强大。”
“在上天亏欠你的时候,你自己一定不要放弃,要更加倍的努力与刻苦,才能让自己在逆境中成长,终有一天,苦尽甘来,破茧成蝶。”袁胜利说,学校师生对他的帮助让他对接下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