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90后的人生选择题找到了答案

发稿时间:2022-04-20 08:0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用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空间事业作贡献,到底值不值得?”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硕士生王铁儒心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疑问。

  早在上大二时,作为北理工徐特立学院的本科生,王铁儒加入了学校天宫2号空间机器人研发团队。得知团队师生为保证任务“零失误”,潜心钻研、沉淀多年时,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想到搞科研、发论文、找工作,这位出生于1999年的年轻人依然会感到困惑和压力。直到在一堂特别的思政课上,王铁儒见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他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2017年,因为叶培建院士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天空中多了一颗命名为“叶培建星”的小行星。

  2021年,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思政课堂上,这颗“星”照亮了一批90后青年的太空梦。

  上好参与式浸润式“思政大课”,让青春绽放光芒

  “我国空间事业之所以取得今日之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航天人的精神!”2021年5月13日,在北理工的思政课堂上,伴随着叶培建院士朴实有力的分享,学子们不仅被中国航天领域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光辉成就所震撼,更抓到了成就背后的关键所在。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讲述“中国探月与探月精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讲述“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史及辉煌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讲述“做精工爱党报国的北理工人”……自2019年以来,在北京理工大学创新举办的“院士讲思政”的特别课堂上,一位位科学大家,用一个个亲历的科技报国故事,点亮学生们奋进路上的明灯。

  “学习专业知识,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也需要仰望星空的力量”。听到叶培建院士为祖国探索灿烂星河时,王铁儒心潮澎湃,他也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希望以后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在中国空间事业的壮丽蓝图中留下一抹色彩”。

  北理工的思政“小讲台”,为学子们带来强国报国的“大志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焦开河讲述兵器工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号召学生肩负强国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讲述自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报效祖国的漫漫征程,勉励学生树立报国理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员王维波讲述中国芯片的研发历程,勉励学生开拓创新……为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转化为课程育人的生动素材,北理工探索出一条学校领导、院士、教授领衔,专题授课与教材讲授相结合的思政课模式,用高质量的内容,多维度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劲的思想动力。

  “90后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很多人说自己的人生有大志向,可是大志向是什么呢?”在北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丽萍看来,如果学生仅仅追求金钱、地位和权力,那就走偏了,“这个时候的价值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留在国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2017年,面临是否要出国留学的重要关口,机械与车辆学院大三学生刘金佳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在一堂充满思想碰撞的思政课上,毛明院士、孙逢春院士等众多科学巨匠用心用情的讲述,为她指明了人生航向。

  “可能我的力量还很有限,但我一定要把这份力量留在祖国”。带着思政课堂上的收获,刘金佳毅然选择了留在国内读研,并争取机会去广西支教一年。2022年,她又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者,把报效祖国的热情留在了首钢大跳台志愿服务的岗位上。

  “思政课的内容不应仅停留在课堂上、教材中,更应该放在国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北理工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冬奥会等重大任务契机,组织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上好参与式、浸润式“思政大课”,让最美的青春在报党报国中绽放光芒。在北理工,学生们可以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树立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主线始终不变。

  思政课要精调“频率”

  “他们是为国家奋斗的人,是站在科研第一线的人。本来以为院士离我们很远,但没想到如此平易近人。”宇航专业2019级本科生曹俊维在一堂思政课上的“口述历史”环节中,分享了他两次见到毛二可院士的经历。

  “我们平时都听过毛二可院士带团队攻坚克难的故事,但当我向同学们详细讲述突破创新背后的故事时,他们还是被这位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的老人深深打动了。”曹俊维说。“口述历史”是北理工思政课堂上的一个创新举措,由学生站上台,讲述他们眼中的“四史”,以及学校的红色校史、学科专业史等。

  为了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北理工推出了“翻转课堂”、青年教师工作坊、教学练兵、学情调查、教师开放日、集体备课等一系列举措,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是需要一位偶像的,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偶像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才林一直鼓励学生们用新媒体的方式讲述自己偶像的故事。让杨才林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名同学说:“钱学森是我的偶像。”杨才林反问:“他为什么是你的偶像,你如何讲述他的故事?”之后,这名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把钱学森从海外归来的经历剪辑成了一段小影片,在全班播放。在杨才林看来,不管是影片、书籍还是课堂,当学生去钻研钱学森、去感受科学大家报国历程时,“学生们便能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中,受到深深的爱国主义教育”。

  思政课是一门触及思想的课程,但与学生建立心灵互通、达到心灵共鸣,却并非易事,需要精准“调频”。李永进是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一名青年教师,在他的思政课堂上,却经常会出现飞行器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等理工科专业内容。讲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他会播放学校1958年“八一建军节献礼”的视频片段;讲到科技创新时,他会讲芯片技术、航天科技;讲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他会讲大兴机场的建设过程……“理论是不变的,但是案例是可变的”,李永进认为讲好思想理论,首先就要把理论背后的逻辑讲清楚,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用他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授课与学生思想“调频”一致,这才是思政课的关键。

  “在思政课堂中引入科学家精神,是引发理工科学生共鸣的最好方式”,在郭丽萍看来,科学家们参与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的最前沿领域研究,他们取得的成绩不仅显示了中国的实力,更让理工科学生具有“专业亲近感”,这样的课堂,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能培养理工科学生在科研中所需的“吃苦精神”。

  理工科学生更需要培养家国情怀,中国精神照耀师生共成长

  建党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呢?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长廊的8块屏幕上,正播放着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等科学巨匠的故事。早在2009年,北理工就已经开始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教育。2021年,北理工获批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

  如今,这里开设了关于《觉醒年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共产党宣言》等虚仿课程。不久前,马克思主义学院90后思政教师吴倩就通过“VR时空隧道”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关于“中国精神”的思政课,学生们通过“VR时空隧道”便可以和伟人“对话”。很多学生忍不住感叹“原来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吴倩也由此被学生们称为“最喜欢的老师”。

  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政教师,吴倩有时也会面临一些难题。“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重,很多人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才是主要任务,对思政课会有所忽视,有时候还会出现在思政课上写作业的情况。”吴倩说。

  “理工科学生更需要培养家国情怀。”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学家精神和中国精神就是最好的思政教学资源。

  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精神?北理工抓住思政课教师这一关键,不断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职业认同感,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院士讲思政、思政第一课等系列讲座活动中,很多青年思政教师都参与其中,越来越多像吴倩一样的青年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和我的学生在共同成长,中国精神也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如今,吴倩的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她觉得,要实现思政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目标,课程设计一定要和学生们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讲述“中国精神”的课上,吴倩设计了参观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VR长廊、戴上VR眼镜体验“重走长征路”、回到智慧教室进行课程总结3个环节。

  “如果不是这样一堂思政课,我可能还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让2021级精工书院智能制造与智能车辆精英班学生王清印象很深的是,在讲到“新时代北斗精神”时,吴倩告诉学生,北斗团队中有很多人是90后青年,他们攻坚克难让我们国家拥有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新时代的青年就需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之后,吴倩在引导学生们绘制自己人生的精神谱系时,王清在笔记本上写道:“我希望未来可以投身国家迫切需要人才的领域”。

  “我也是一名新时代青年,我的使命是立德树人,中国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给了我和学生共同的人生指引。”吴倩说。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