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离开消耗你的环境 随时随地重新开始

发稿时间:2019-10-25 08:5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我大学前半程的路,无论是起点、过程,还是所谓的“高光时刻”,似乎都不是主观意愿的选择,也未能提供精神层面的增量。那我这么久以来坚持支撑的日常,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吗?】

  -----------------------

  临近大学毕业,一位专业课老师写给我的赠言是:“这4年的美好,不过是写在几个值得深交之人身上,以及几本好书里。”老师这话有深意。

  大学前两年,我曾走过一段很迷茫的弯路。记得刚入学时,前两周课堂之外的主题,便是选择你在这座校园的第一个“圈子”。学生会、社团的招新“集市”,热热闹闹持续了一周。我和新同学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纠结加入哪个社团,甚至有几分焦虑。

  中学时代我也参加过校学生会、文学社,但毕竟高考面前,学业至上,其他皆为小打小闹的点缀罢了。可站在大学的开场,周围所有人都告诉我,校园圈子特别重要,抉择万万不能草率。

  例如比我高两届的师姐说,校园组织和活动与前程挂钩,近点儿的影响是“职位”和经历会给年终评选奖学金时加分,多多益善;而远点儿的影响则是毕业求职时,简历显得更光鲜亮丽;其他大学的朋友告诉我,她调研下来,在学生会的外联部、宣传部等部门工作过,说出去会“更有面子”,被同学们“高看一眼”;若是参加社团,要去能拉到校外赞助的,别选“清水衙门”。

  在信息迷雾里晕头转向的我,最终报名参加了一个看似“高大上”的组织。我和其他新人一样,踌躇满志,想着一定要好好表现,打响新征程第一炮。

  可是后来的种种经历都证明,一味选“别人的心头好”,束缚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数,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我参加的社团组织,核心业务是对外联络、支持和承办校内活动。每次开会,我们这群懵懂的大一新生,都把活动视为头等大事,紧张兮兮地讨论可行的方案。但我很快发现,部门的“前辈”反而并不在意做事本身,而是花了很多精力去琢磨怎么讨好指导老师,或者吹嘘各种天花乱坠、不着边际的方案。

  前期效率低下,等到正式活动临近时,“前辈”又慌乱了手脚,开始疯狂压榨手下小兵,有时夜里12点钟还打电话要我们去通宵自习室干活儿,捡别人甩的锅,或者态度强硬地要我们翘课去布置现场、联络来宾等。

  大概干了一年左右,我有点心灰意冷。虽说经历让人成长,但这样的氛围并不值得投入很多时间。在我犹豫要退出的时候,其他同学劝我留下,说好歹走了这么远,半途放弃不就浪费了前面吃的苦?而且换届在即,好歹挣个更响亮的“名头”再走。

  被几分“不甘心”缠绕心头,我还是留下来了,并且参加了换届选举。那个午后,我如表演一般,对着整整一礼堂的人说自己这一程如何体验非凡,如何兄弟情深,又如何在桩桩件件团队事务上“与有荣焉”。

  底下观众掌声雷动,我和另一个同学“如愿”拿下了职位。坦白地说,我并不开心,满脑子想的都是:未来一年我还在这里啊,要承受的痛苦有增无减。

  果然如我所料,由于自己成了小负责人,又不愿意同上一届前辈那般敷衍。第二年,我感觉在这个社团里投入了较之前5倍的精力,与此同时,疲惫感日益加重,成就感稀薄。到了大二下学期,我偶尔不得不翘课处理社团事务,周旋于成员和负责老师之间。

  这条负重爬行的路,终于在初夏的某一天,被专业课老师终结了。因为中午忙社团的工作,午后第一节专业课我迟到了。老师单独把我留下,认真分析了我一整年的在校状态。

  老师说的话,最触动我的部分是——“收获的路径有很多条。对校园活动全情投入,的确等价着实践经验指数上升,但也意味着个人内存储量的消耗。而这两年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想过的问题,真经得起往后日复一日无穷无尽的消磨吗?”

  我大学前半程的路,无论是起点、过程,还是所谓的“高光时刻”,似乎都不是主观意愿的选择,也未能提供精神层面的增量。那我这么久以来坚持支撑的日常,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吗?

  大二结束时,在其他同学不理解的目光中,我放弃了触手可及的leader位子,回归无事一身轻的校园素人模式。不用“被迫营业”的日子,我扔掉了校内title,也拿回了自己能驾驭的时间与节奏:上课、读书、旅行、假期实习……等到毕业,工作offer基本符合期待与兴趣。

  如今复盘,想对大一挤进熙熙攘攘的招新人群说:不管你如何选择,及时离开消耗你的群体,随时随地重新开始,这种勇气很必要。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