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学段贯通“立交桥”
发稿时间:2024-12-14 09:30: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山东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的学生们走进高新区一中,他们好奇地四处张望着,感受着初中校园文化氛围。初一学生代表许家豪坐在学弟学妹们中间,分享了自己初中生活的变化和心得体会。
在山东泰安,学段衔接已经嵌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这背后蕴含着“高初小一体化协同育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深远用意。如何做好学段衔接?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了泰安。
衔接什么:
培养学生自己走、自己跑的能力
今年7月,正值暑假,刚刚初中毕业的李元哲却陷入了焦虑。“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翻了一倍,文章也变得更长更难。”李元哲非常担心高中学习跟不上,让父母和老师失望。
在泰安市教科院副院长张尊国看来,这样的烦恼源于学段衔接出了问题。“学生成长是连续的,孩子们不是一下子长大的。但学段是跳跃的,学段之间的差异会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产生悲观的情绪。”张尊国说。
建立一个“学链”,连接升学两端就显得很有必要。那么,“学链”的连接点在哪?
张尊国表示,“学链”连接的是断层面。断层面就是不同学段在课标要求上的差异。比如“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小学科学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初中化学要求引导学生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小初阶段对同一学习主题的不同要求就是一个断层面。
为了让“学链”连接起来,泰安市教科院牵头设计,开展了“研究共同体创建行动”“骨干教师培养行动”“教研一体化推进行动”“核心素养筑基行动”“教学衔接创新行动”五大行动,分别指向协同育人网络、教师队伍、教研机制、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五方面。涵盖学校、教师、教材、课堂四方面的高初小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早在2022年,泰安刚提出学段衔接工作方案时,很多学生和家长存在疑虑——学段衔接和提前补课有什么区别?是不是超前学习?
对此,泰安市岱岳区开元中学校长王玉斌解释道,学段衔接不是让学生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知识,而是发掘学生升学欠缺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加以针对性的训练。换言之,学段衔接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
王玉斌提到,低年级是直观思维,高年级是向抽象思维转变。对一首诗歌,初中只需要学生能体会、共情,理解诗歌主旨即可。高中就要掌握鉴赏方法,并熟练地分析出诗歌的主旨,这就上升到理性层面。初中阶段给学生讲诗歌鉴赏方法,让他们学习不属于本阶段的知识,这是超前学习,但是如果在初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就能够为他们的高中学习打基础,实现正确的学段衔接。
“小学抱着走,初中领着走,高中自己跑。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走、自己跑的能力。”王玉斌说。
高初小一体化是否和招生考试挂钩,这是家长的又一担心。王玉斌表示,高初小一体化协同育人着眼的是培养能力素养,而不是应试,其影响是长远的、深层次的,能够指向学生长期发展。
谁来衔接:
互研互学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锚定断层面进行衔接,具体教啥?教师们犯了难。
要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开展衔接教育,不能让教师们各行其是。为此,泰安市教科院编制了《高初小衔接教育教学要求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准确定位教材、教学方法、心理等方面的断层面,覆盖高初小三个学段。各个共同体和学科联盟基于教科院编写的指南,再结合本校教情学情,编写自己的指南。
开元中学语文教师张义艳对此深有体会,有了教科院的《指南》,断层面已经确定好了,编写本校指南就轻松了许多,只需要结合本校教情学情,优化教学设计。
教材有了,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另一个“拦路虎”——怎样教。衔接教育刚开展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担心“种了衔接田,荒了自留地”。如何让衔接教学不影响日常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手把手教会教师怎么教。
基于此,教研体系应运而生。2023年2月,泰安市高初衔接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组织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成立衔接教学研究共同体。共同体内每个成员校都是一个“教研驿站”,成员校轮流举办教研活动。
今年1月,面向全市高初学校遴选第一批482名衔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师。6月,遴选第二批794名衔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师。对两批次共1276名衔接教育“研究型”骨干教师实行为期一年的周期性培养工作。
如今,在教研共同体的辐射带动下,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一所高中带动周边区域的3—5所初中,一所初中联合带动区域范围内具有生源关系的3—5所小学的教研体系已经形成,为教师们搭建起了开展衔接教育的“脚手架”。
怎么衔接:
创设情境,把“学链”搭在课堂上
课桌被移到墙角,教室中央放置着一个大洗澡盆,水盆周围摆着石块、砝码,还有小船、水瓢、橡皮鸭子。学生们围坐在水盆四周,盯着水面看得津津有味。这是泰安市实验学校三年级科学课的生动场景。
教师于滢提到,小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思维,要训练他们的理性思维为初中做准备,这不能靠说教,而是要依靠情境智趣模块,即在课堂中嵌入一段探索性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出模式,情境智趣模块充分考虑到了小学段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强调瞄准断层面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课堂上,孩子们把不同的物体扔进水里,比较着溢出水量的多少,连连惊呼:“你看铁块溢出的水最多”“橡皮鸭子不需要很多水”……孩子们专注得就连裤腿被打湿了都没有注意到。
不额外为学生增添负担,将衔接教育融入课堂,在课堂点滴中弥补学生思维不足,是泰安衔接教育开展以来一以贯之的思想。采访期间,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教师、教研员都不再纠结于眼前的考试分数,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这里教育焦虑好像消失了。以学段衔接为抓手,为学生的未来铺路,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泰安市教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衍伟表示,衔接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学段价值取向的转变,即由过分注重分数的“育分”模式转向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育人”模式。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我们建立高、初、小学段一体化协同联合育人的衔接教育共同体,就是为了服务学生全学段的整体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出一份力!”张衍伟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