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面对加速内卷化的竞争,大学生需要怎样的职业规划

发稿时间:2021-04-21 16:00:00 来源: 澎湃新闻

  2021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2021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中,“就业”以58.0%的获选率,成为受访青年最期待的两会议题。事实上,青年就业问题由来已久。为大学生们顺利就业,近10年以来,众高校就业中心纷纷开展“职业规划”的教授和指导。而2020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在校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近九成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但仅一成多大学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如何看待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

  职业规划有一定积极作用。它主张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职业,并倡导一种科学、理性、系统设计的方法,比如设定目标、规划路径。这一套强调目标导向、富含科学工具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部分人改变懒散、漫无目的的状态,更加积极进取、富有效率。

  但,对现在中国大学生来说,上述意义上的狭义的“职业规划”,发挥作用是有前提的,其本身也存在局限和风险。

  一

  第一,职业规划须以职业探索为前提。

  理论上,职业探索应是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阶段。例如金兹伯格和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都将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划为若干阶段,其中都包括了青年期的“探索”阶段。

  也就是说,在真正做出职业选择和实现之前,需要一个尝试、探索、学习、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发生在青春期之后的年龄段。但如果该阶段的职业探索任务没能很好的完成,意味着职业成熟度不足,就很可能影响后一阶段——例如职业实现和稳定——出现问题或障碍。这类似于,结婚之前需要恋爱,需要一个或若干恋爱或暧昧经历来学习处理亲密关系——在此基础上,彼此人格更加成熟,婚姻生活也更有保障。

  因此,职业规划应是包含职业探索,或至少以职业探索为先导的。但实际上,中国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经常的情形是,临近毕业大三、大四学生学到一些方法、工具,便开始纸上谈兵似的规划未来。以实习、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探索,不但难以得到指导,甚至在一些学校不被支持。

  第二,“规划”强调高度理性、目标导向的行事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

  被窄化的职业规划更加要求,在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中的理性和效率。职业规划越来越像一个科学模型和系统工程。它强调使用工具、科学决策;倡导尽早设定目标,同时精细设计实现路径,减少弯路,快速获得优势;它推动理性考虑,盘点和利用你拥有一切资源。

  对一些注重目标感和计划性的学生来说,这类职业规划很容易接受,因其适合。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一提及职业规划,就能联想到这套复杂、精细的职业规划体系,联想到其间的竞争感,感到压力和莫名焦虑。职业规划是一项新增任务——这已成为部分大学生逃避职业规划这件事本身的理由。

  第三,“规划”倾向于简单化,有将人工具化的风险。

  职业规划往往是通过分析当下的人和职业社会环境,对未来开展规划。它需要假设职业社会环境和人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职业社会变化和人的成长变化被简化,甚至忽略了。

  事实上,职业社会是变化的,当前的“热门”职业、行业、组织,可能几年后就失去热度。而职业社会,更是一块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有其客观发展规律的领域,并不是跟着新政策方向就能把握的,特别是在当前复杂转型期的中国。

  人的成长、发展亦是。大学生仍处于青少年期(adolescence),这是一个变化、动荡、重组的人生过渡阶段。身体的巨大变化、心智上的发展、对控制的叛离、同龄人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小团体、接触成年人世界(爱情、性、政治……)的迷乱刺激、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成长、选择专业方向的迷茫、离家的欲望和恐惧……客观上,青春期给个体带来很多冲击、困惑和挑战,但同时也一个契机——塑造“社会中的自我”与“自我的社会观”的契机。

  将人简化、静态化,是职业规划的操作方法,如能动态调整、不断试错,亦无大碍。但我们的大学生,较缺乏对自我,及所处的成长阶段的觉知,一般来说,主体性并不强。在这样的基础上,强调职业规划方法、工具,提高就业效率和职业成功,有可能使他们忽视了这一阶段作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就业(找到工作)、职业发展,甚至自我认知都是为了服务于职业规划这个目标。

  笔者了解一些存在就业和职业发展障碍的青年人。部分已完成基本的社会化和自我认知,但缺乏思考框架、职业和社会知识和观念指引,对其做一定点拨指导,即可突破职业障碍。而另一部分青年,其面临的职业问题,实质是自身成长迟滞或困境的映射。

  二

  职业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应是相辅相成的。通常,职业选择、发展是一个独立个体不断认知自己、介入社会并与其互动、反思,同时专业学习、增进能力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人的发展是职业发展的土壤、基石。另一方面,职业领域的探索、发展也反哺人的成长,因为职业原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特别是完成职业社会化以后,自身人格和职业人格将会出现一部分重合。

  因此,更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同时也符合职业发展需要,具有普遍意义的,不是临近毕业才想起、并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规划,而是兼具社会教育和职业发展功能,贯穿青少年期的,以职业实践为核心的职业探索。

  前已提及,职业探索是职业规划、选择、发展之铺垫、先导。这是当前职业规划和生涯管理的主导学科——职业心理学理论界的共识。职业探索包括搜集信息、对行业相关人士的咨询、职业实践等程度深浅不一的多种方式,而最核心、深入的是职业实践,即以实习、兼职、志愿者等形式亲身地、一定时期地体验职业。

  从人的教育和发展角度,职业实践、探索还是一种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并与之相区别的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对于青年来说,十几岁到二十几岁,既是自我主体成长的突变期,也是社会化发展最理想的阶段。

  但遗憾的是,中国青年的社会教育未受到足够重视,亦未形成社会氛围。特别是各级考学竞争愈加激烈(甚至惨烈),社会教育被极大压缩。对大多数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职业实践等社会教育只能延迟到大学甚至更晚。因此,大学四年成为大学生开展职业探索、接受社会教育的较好时机。

  职业探索绝不是单纯为了打造简历、或打工赚钱(当然客观上往往可以实现这两点),还应关注和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起到提升主体性及能力素养、社会化程度、职业成熟度的目的:

  第一, 人-职匹配

  职业探索能最直接地感知、感受工作环境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获得真实的职业信息。“印象中”的职业和现实职业往往呈现不同的面貌,应结合考虑。并在切身体验中感受自己是否能专注、享受这些具体的工作过程。

  例如很多同学一直在学校,接触最多的职业人就是老师,认为老师受到尊敬又有权威,还自由有寒暑假,便以老师(如大学老师)为理想职业。但现实中,大学老师除了授课,还有非常严苛的学术研究和课题研究等要求(甚至以后者为主),许多老师的寒暑假都用于调研、开会、写论文。因此一个人是否适合大学老师的职业,可能更重要的是学术研究兴趣和能力,而非“印象流”认为的教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第二, 职业分析

  职业探索相当于获得了一个“解剖麻雀”的机会,可以尝试从 “职位-组织-行业-经济”不同层面,展开从微观到中观、宏观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有利于理解经济社会的运作方式,还有利于反思人职匹配,判断职业发展前景。

  例如,有个同学原本希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但在一个企业人力资源部做招聘助理实习后,认为招聘助理的工作太琐碎无聊,从而转向于其他职业方向。事实上,招聘只是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一个子方向和具体职位(且是初级职位)。如果能不限于这个实习职位,而从组织架构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更多了解(例如还有组织发展、薪酬、绩效等子方向),她可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职业兴趣。如果能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她还可以认知到这个职业的局限——并不处于核心价值链上,而只能处于支撑辅助的角色。

  第三,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以“做事”为核心,同时包含了劳资关系、职场政治、人际关系和竞争等丰富元素。中国的工作过程又格外复杂。比如企业类型、性质和行业不同,往往会有迥异的组织文化和机理(例:“单位”和外企)。再比如劳资关系上,总体格局呈现“资强劳弱”,但在具体案例上也确有劳动者一方无理取闹、社会化程度弱的现象。

  对于新接触职业环境的同学来说,一来应抱持“认真做事”原则不动摇——对市场化企业来说,做事、业绩是根本。二来要在适应环境、社会化和保护自我及权益之间维持平衡。三来,可以多观察、辨析,为以后职场生涯积累经验。遭遇问题,分清哪些部分是自身责任,哪些属于他人或环境所致且如何有理有节地应对,是辨析的核心。

  第四, 自我认知

  职业心理学认为,职业发展根本上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发展是每一职业阶段的最终目标。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主我相当于自我/主体,客我作为人和社会的中介,可以理解为社会角色(其中包括职业角色)。“主我”与“客我”是持续进行对话、互动的,并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自我”。

  在职业探索活动,我们可以透过这个新鲜的、活跃的、他人眼中的“客我”角色,及其收到的各种反馈、回应,增进、甚至修正自我认知。设想一个自认为“比较内向,不太会与人打交道”的人,如果在工作中收到了“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反馈,他将受到怎样的启发和激励!事实上,“能力”与“人格”、“兴趣”是不同的,一个具有“内向”人格的人,也可能具有很强的与人交际的能力。

  诚然,这是一个易焦虑的时代。横向多元性未充分展开,纵向分层主导,贫富悬殊,阶层流动通道越来狭窄……就连教育,都被抑制得只有“筛选”功能,“培育”功能名存实亡。面对加速内卷化的竞争,人们容易寄希望于“一招制敌”式、简单化的“捷径”。

  但我们要尊重规律,无论是人的规律,还是职业发展的。也应看到,在看似宰制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面前,人可以也应该发挥能动性,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既能解决眼前现实,也能兼顾长期的方法。比如,对于中国大学生,职业随你规划或不规划,但一定值得探索。

  (作者周燕玲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趣业教育创始人。)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