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传承的力量》清明节特别节目来了

发稿时间:2021-04-04 15:5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程思)源起于古代部落时期的祈福舞蹈“羊皮鼓舞”、传唱千年的诗歌《诗经》、用来描述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乐器马头琴,以及被誉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的蚕丝绸文化都被搬到了《传承的力量》清明节特别节目中。今天,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四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2021年清明节特别节目播出,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师生们相聚“云端”,带来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特别节目。

  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一项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背后,展现了基层学校深入改进教学,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为学生从小打下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同时,彰显了全国广大基层学校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调动自有资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有力促进了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形成。

  特别节目里,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师生齐发力,纷纷将学校传承多年的“经典”搬上舞台。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注重艺术教育,学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差异,开展符合时代特征、形式丰富的艺术活动;兴起于明代中叶的徽派版画,是合肥市滁洲路小学“非遗”文化课程的创作主题,小小“传承人们”将自己的想象融入传统版画技艺中;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将学校特色专业昆剧表演带到舞台,行腔优美、缠绵婉转的昆剧,在同学们的一颦一动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学院马头琴乐团的成员们用手中的马头琴演绎着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琴弦拉动的瞬间,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悠扬的牧歌、奔腾的骏马统统映入眼帘;为了保护和创新传承当地蚕丝绸文化,湖州师范学院师生不断钻研,将现代化数字技术融入蚕丝绸文化的传承中;建于1927年的甘肃省临洮中学,将藏族传统民间舞蹈锅庄舞引入高三学生课间操,千余名师生共跳锅庄舞的场面,是高三学生心中难以磨灭的传承印记,更是他们紧张备考之余情绪调节的一剂良药……

  节目中,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吸引了众人目光。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师生将当地传统手工艺品——推光漆器带上了舞台。“学生将推光漆器技艺运用到笔记本、实用器具中。千年的漆器在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口传身授中星火相传,学校数十年的专业教学,为推动当地推光漆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独特贡献。”学校教师刘煜介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作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五经之首《诗经》作为核心,定位“诗经+”思路,打造风雅颂诗经文化传承基地。为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传颂千年经典的诗经原创音乐会、体验“开笔礼、成人礼、就业礼”等传统礼仪的体验馆、打造创意诗经“周边”的工作坊、种植50余种植物的诗经草木园是这所理工科院校里的“他”风味。诗经里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成为了全校师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四川省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的同学们通过改编,将古代部落时期的祭祀舞蹈带到了节目中。古代部落时期,部落首领以“羊皮鼓舞”的形式为出征勇士祈祷、祝福,到现代则演绎为特定节日的祭祀场面,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地镇中心学校重视当地“非遗”项目,学校校长刘其祥介绍,“羊皮鼓舞不仅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更传承着俚濮彝族人世世代代的变迁。当地羊皮鼓舞传承人渐渐衰老、故去,传承人越来越少。学校将羊皮鼓舞引进校园,希望师生能将这份民族瑰宝传承、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