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6月21日电(通讯员 吴殿臣 王凌霄)在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每日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被称为“第二课堂时间”。随着四点钟的铃声响起,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自己选择的课堂:思想政治、道德讲堂、传统文化、动画制作、美食烹饪、美容化妆、养生保健、武术健身、技能操作、影视欣赏、书法美艺……教师们也纷纷参与其中,与学生一道,享受课外时间不一样的学习乐趣。
“‘第二课堂’作为共青团的重要工作,要做好、做精、做出特色并非易事。只有坚持以服务青年为依托、以立德育人为原则、以面向社会为导向,才能打造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课堂。”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第二课堂”负责人徐兴亮说。
据介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是首批推行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高校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师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的高校。
什么样的课堂?——师生共建,包罗万象
据统计,该院“第二课堂”活动仅开展一学期便吸引了7665名学生参与,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
护理系16级的张琪同学本学期报名参加了“第二课堂”中“梦之声播音社团”的系列活动,他说:“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都是专业课知识,对于其他方面了解的很少,现在‘第二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可以去涉猎专业之外的领域,比如我这一学期就学习了很多与播音、演讲有关的知识,普通话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我很有帮助。”
“第二课堂”不仅得到了大学生们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了全院教师的积极参与。本学期,共有213名教师在“第二课堂”中担任指导教师,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者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教师们集思广益,创建了种类繁多的社团部落,包括社团活动类109个、道德素养类22个、文体活动类18个、实践操作类47个、社会服务类8个、创新创业类9个。
朱晓娟老师是护理系的一名教学骨干,在儿科护理领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她开设的“第二课堂”——“育儿科普大讲堂”每周都有一百名左右的学生报名参加,她说:“我认为‘第二课堂’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去学习、讨论那些还未进入教材的先进护理知识,让她们参与前沿的实践操作,而这些,对她们未来的学习乃至就业都是十分有益的。”
师生共同参与是该学院“第二课堂”的重要特色。教师的引导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第二课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如何考评?——学生评价、科学考核
随着“第二课堂”活动逐步走上正轨,可供选择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否会出现下滑呢?
“我们学院‘第二课堂’的效果丝毫不逊色于‘第一课堂’。教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论从课堂安排、课件制作,还是到问题设置、课后反馈,都与‘第一课堂’保持一致。”医学基础部“第二课堂”的评委会委员宋振老师坦言:“而能够保障课堂质量的主要原因,除去教师的自觉、自律之外,学院的考评体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督导作用。”
据了解,该院目前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第二课堂”指导教师的教学评价分为指导方案、指导记录、指导效果三项。其中,前两项由织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负责实施,最后一项则由学生采取网络系统评价的方式,分别对指导教师的活动内容、课堂质量、互动效果、知识拓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最终,三项评分形成综合指标,与年终考核、评优直接挂钩。
这种“环环相扣、奖惩分明”的考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也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如何发展?——学院支持、政策支撑
自2017年3月开始,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的“第二课堂”已开展活动1700余次,共青团中央“第二课堂”的选课APP“到梦空间”也成为该学院下载量最高的手机APP。“第二课堂”在该学院的认可度之高、参与度之广已不言而喻。
“第二课堂”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呢?
该学院团委副书记戴杨回答:“师生的大力支持自然是最重要的,不仅如此,‘第二课堂’能够在我院如此顺利的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与学院的支持、政策的支撑也是分不开的。”
该学院主管“第二课堂”工作的院领导苏建福院长坦言:“学院党委非常重视‘第二课堂’工作,党委书记、院长亲自过问,党委书记还亲自挂帅成立了科研课题组开展‘第二课堂’研究,项目获得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立项。另外,学院还统筹了各个处室的资源,研究相关政策、制定实施办法,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具体方案,为‘第二课堂’在我院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据悉,该学院专门成立了“第二课堂” 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核批准第二课堂教师、督导考核“第二课堂”授课情况等工作;同时成立了“第二课堂”管理办公室,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日常管理、学分认证等工作;在2016年9月以党委名义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第二课堂”的实施意见》,以保证“第二课堂”的顺利进行。
此外,学院还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创新和总体设计,并准备将“第二课堂”参照第一课堂的标准制定实施办法,加强与第一课堂的渗透融合,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整体育人效果。
未来展望:成效显著、稳步推进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整合了校内外各种优势资源,把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技能实践等有机融合,让工厂、医院、企业都变为课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深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每节课堂、每项活动,有效解决了德育教育载体与内容脱节的问题,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实现了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共同发展,学院全面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今年六月份,学院依托“第二课堂”资源进行了选拔、训练、并组成团体,在比赛中取得了多项佳绩: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营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得山东省总决赛高职组二等奖;学院定向运动协会参加了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获得团体第八名。
当问及“第二课堂”的前景发展时,该院团委“第二课堂”负责人徐兴亮表示:“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还在不断完善,近期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必修项纳入了教务成绩系统,将形势政策类、创新创业类、实验实训类课程设为‘第二课堂’必修课程,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下学期我们还将出台相关办法,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学分的折算互认。通过不断完善,争取把学院‘第二课堂’打造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校园文化建设的风景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