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青年之声|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大学生关爱流浪动物 一元捐募奉献爱心

发稿时间:2017-05-12 13:1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洛阳5月12日电(通讯员 芦超)“春暖花开,在我们尽情享受温暖阳光的时候,却有这么一批流浪动物饱受春季多发性疾病的折磨,对它们来说,流浪动物基地是它们的庇护所,但由于资金问题,它们的生存仍然严峻。”

  5月5日,洛阳理工学院流浪动物关爱协会在开元校区太学广场举办了“一元募捐,奉献爱心”的活动,来现场咨询、奉献爱心的同学络绎不绝。“这次活动所募金额将全部用来为流浪动物置办物品,我衷心地感谢大家的支持!”洛阳理工学院流浪动物关爱协会会长张潇深情地说。

  “一元募捐,奉献爱心”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芦超 提供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

  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几间简陋狭窄的平房,几条破旧的床单随意摆放着;灶台上已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一只大铁锅稳稳地端坐在上面,粗糙的地面上有一个扭曲得变形的铁盆,简单的稀饭就是这些流浪动物的午餐;它的两条蹄子紧紧地扒在冰冷的铁笼上,无辜的眼神,空洞又让人心疼。

  “这些流浪动物大都受过伤,饱受着春季多发性疾病的折磨,小狗欢欢病情最严重,它的右眼已无法看清东西,接近尾巴的地方生长着一个大大的恶性肿瘤,甚至不能正常地走路、蹲下、站立。我看着也心疼啊!”在基地看管流浪动物的王阿姨叹息道。即使是志愿服务没有酬劳,王阿姨也会经常自己掏钱给小动物们买药品和食物。

  流浪动物基地的铁门旁有一间小平房,平日里看门的刘大爷和他的老伴儿就居住在这里。每天夜深了,一听到有狗因为情绪不安狂躁吼叫的时候,刘大爷就会迅速起身去驯服。“我都习惯了,几乎每晚都要起来四五次,我不辛苦,这些动物们也会因病痛伤心流泪,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

  被关在笼子里的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芦超 提供

  “我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参与进来。”

  “我自己就很喜欢小动物,这些流浪动物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之前养的狗也丢过,我希望有好心人能照顾好它们。”目前在洛阳市工商局工作的范姐是洛阳市动物保护基地的初创者。傍晚下班后,范姐和往常一样带着刚从市场采购好的食材赶到基地,与阿姨一起讨论小动物们的膳食安排。每到这时动物保护基地准会出现范姐忙碌的身影,她拿着竹夹,铲子挨个清理狗舍,猫舍。在她的眼中,所有的生命都应该被好好疼惜。

  “因为没有政府的扶持,我和我的同事就在网上发起了众筹活动,想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当众筹的善款没有达到目标时,范姐的同事们甚至会主动凑钱来补齐。

  慢慢的,洛阳市动物保护基地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有很多报名做志愿者的,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王阿姨经常会看到狗狗们毫无顾忌地扑到志愿者身上,享受着志愿者的抚摸,高兴地冲他们摇着尾巴。“即使曾经被人遗弃,它们也从不憎恨人类;即使曾经被人虐待,它们也依旧依赖着人类的温暖,其实反而是它们带给人类的温暖更多……”

  洛阳市当地的一些小学生们也经常会协助志愿者们做活动,给流浪猫狗收集旧的衣物,哪怕只是一件泛黄的背心,一个可爱的蝴蝶结,都使得这个春天更加温暖。孩子们临走的时候都会俯下身子摸一摸小狗们的头,亲一亲它们。

  河南科技大学的杨教授是基地的“常客”,他经常会花上几百元为小猫们买猫粮。

  “感谢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这更让我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范姐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基地的规模也办得越来越大,做得越来越好。

  大学生走进流浪动物保护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芦超 提供

  “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就会变得不普通。”

  2016年5月8日,这是张潇第一次走进流浪动物保护基地,第一次离这些脆弱的小生命这样近,近的仿佛可以听到它们的呼吸声,孱弱却又坚强。“当我回到学校后,它们的身影便一直存在我的脑海里,我有了成立社团的打算!”

  从准备材料、提交申请书到校团委老师审核、社团联合会PPT答辩,张潇终于历经重重考验,成立了洛阳理工学院流浪动物关爱协会。她就在这样炎热的5月里奔波着,怀揣着这份对流浪动物的爱,一路上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帮助与支持。

  “我们社团虽然成立不到一年,却吸引了50多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加入。”2016年下半学期,洛阳理工学院流浪动物关爱协会每周末都会组织志愿者去流浪动物基地打扫卫生,帮助阿姨照顾小动物们。

  “从去年4月第一次走近流浪动物到现在,从萌发成立社团召集更多人来关注它们,到最终得到学校团委老师批准,流浪动物关爱协会的成立能帮助更多的爱心人士获得一个合理,简单的献爱心途径。这个社会上普通人居多,但是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就会变得不普通。”张潇激动地说。

责任编辑:王龙龙 赖林权(学生编辑)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