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博士生培养要着力服务需求和能力养成

发稿时间:2020-10-13 09:55:00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原工程管具公司博士蔺刚(右),在西南项目部操作内防喷工具试压设备。张靖摄/光明图片

   中铁琶洲支线1标项目部邀请某高校岩土专业的王新宇博士把关坑底岩层变化处理技术方案。张长明摄/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博士毕业生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创新创造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推动者,对于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获得并维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从1981年的900人增加到2020年的10万人,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优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1、博士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

  ●教育目标单一,研究领域太过狭窄和专门化,主要以学科为培养单位;

  ●不重视培养学生广泛而必要的通用能力,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

  ●博士生没有为学术界外部就业做好准备。

   博士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单一,无法适应个人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传统上,博士教育旨在培养学者或高级科学专门人才,期望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学术职业并为知识进步作出贡献。基于此,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博士占比约5%。然而,随着供需结构的转变,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期望均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一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近年来,博士生能够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只有一半左右(52%),而流向企业、党政机关等非学术部门的越来越多。从行业分布看也得到类似结论,除了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近四成的博士毕业生分布于其他各行各业。由此可见,旨在培养学术人才的博士教育目标和实际就业之间存在冲突和不匹配。二是博士生的入学动机、就业期望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四成以上的博士生认同毕业后获得学术职位越来越难,高校科研机构不再是唯一选项。尽管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然是博士生毕业后的首选单位,但有接近甚至超过一半的博士生打算或愿意在企业、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寻求就业机会。单一的博士教育目标和模式无法满足个人的多样化职业定位。事实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对知识创造和创新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业部门对高学历研究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科研机构等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因而,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发挥博士人才的社会价值,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是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

   博士生培养内容狭窄和专门化,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随着博士就业范围的扩大,博士毕业生需要走出“象牙塔”,掌握更广泛的能力素质,并能够在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传统的学术目标导向下,博士生培养以学术能力为重点,不太重视职业能力或通用技能的养成。同时,目前一般以二级学科博士点(专业)为单元进行博士生招生、组织和培养,部分专业甚至只有1至2位博士生导师,“孤军奋战”的模式使得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能力过于狭窄。由此使得博士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存在欠缺或不匹配:一是博士毕业生缺乏广泛的通用能力。针对博士毕业生和雇主的调查表明,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其他替代性职业,博士毕业生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以及口头沟通、写作、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项目管理等广泛的通用能力。然而,现有的博士教育体系强调专业知识、素养和学术能力,而无法为毕业生提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领导力、合作能力等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职业准备不充分。二是跨学科知识欠缺,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交流能力不足。当今时代,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求前所未有,尤其是突破关键基础理论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往往需要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因此,即使是留在学术部门的博士研究人员,也不能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埋头写论文,而是需要具备跨学科交流、团队合作等新的能力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明确市场对博士生的能力素质需求是博士教育的重要问题。博士生培养不能停留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某个主题的学术研究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通用技能训练应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实上,拓展博士教育目标,强调能力培养正成为全球博士教育改革的趋势。

  2、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

  ●拓展博士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术目标转向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明确新时代博士生能力素质需求,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

  ●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以能力养成和服务需求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落实和促进跨学科、产教融合培养博士人才。

   协调博士层次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博士学位教育,以满足社会不同部门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博士具有目标和项目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强化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以及学术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一是要充分肯定专业学位等新型博士项目的价值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重学术轻转化应用的认知偏差;二是积极洞察产业变革需求,增设工商管理、智能制造、研究开发等专业博士学位。可行的思路是升级工商管理硕士,设立工商管理博士(DBA),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管理人才;适应中国工业4.0和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需要,针对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接近500万,但博士层次研发人员仅占0.9%的情况,可设立智能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等专业博士学位,增进前沿知识和加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人才。三是下放审核、审批权限,鼓励支持高校自主探索其他新型博士学位,如欧美国家已经开设的课程博士、论文博士、校企联合培养博士、产业博士等,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重新建构博士生能力清单和框架,着力培养具备“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博士人才。学术学位博士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实用技术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自主创业也是其重要的就业去向。这要求博士生不仅要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术能力和通用技能都是能力素质的重要维度,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建议拓展博士生教育目标,培养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和广泛通用能力,即“T字形”能力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一是要建构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提出涵盖学术研究能力和通用能力在内的能力素质模型,引导博士教育变革和全面的质量提升;二是制定高等教育各阶段有序衔接的资格框架体系,明确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不同层次的资格要求,统筹安排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搭建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形成合作、开放、共赢的博士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人才,需要构建政府、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增强博士教育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和速度。一是多方共同参与建构博士生能力素质框架,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增强各项能力素质的透明度和适切性,促进博士生能力素质的供需匹配;二是建立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和合作平台,企业发布重大科研需求并提供配套科研设备,高校提供博士生等科研人员进行联合攻关;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博士项目和人才资助机制,推进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包括合作编写教材、开设专业或通识课程,共同资助博士生开展前沿问题研究等。四是落实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提高主动对接和服务重大现实需求的动机和能力。总之,更好地培养博士人才,需要强化政产学研等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和协作,从而推动博士教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一体化,创造和实现教育、科技、产业和社会的融合发展。

   以组建博士生院为抓手,通过专业化组织、管理和服务,推进跨学科、产教融合的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在“大科学”时代,借鉴国际经验,组建多种类型的博士生院,推动跨学科、跨机构培养领军人才。按照有序和可行原则,初期可按照科学研究领域组建跨院系的博士生院,如自然科学博士生院、工程科学博士生院等,校内相关专业都可以加入,设立跨专业的大课题和攻关方向,联合组织招生、管理和培养博士。后续可以探索组建跨机构、跨地区的博士生院,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大科学计划”,形成大型学术网络,满足社会各领域对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博士生院是临时性的安排和组织,具有专业化、非行政化的特征,教育部门可以定期评估、灵活设立。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博士人才,也可以促进不同专业、不同机构之间的人员交流、合作,更好地落实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

  (作者:卿石松,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宁宁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