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研助理: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

发稿时间:2020-07-14 08:2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科研助理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最近有点“火”。6月1日,科技部官网发布《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期,各相关单位响应通知要求,纷纷制订并发布具体方案。科研助理岗位作为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走进了越来越多同学的视野。同时大家也在仔细思量,这一岗位“性价比”到底如何?“科研助理适合我吗?”

  详解:科研助理招聘方案背后的逻辑

  随着各地、各单位陆续发出科研助理招聘通知,不少学生对这一岗位也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谁能比招聘者更了解一个岗位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围绕这一岗位的特点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讲解。

  6月19日,贵州医科大学在学校官网上发布关于选聘科研助理的工作方案,截至6月24日报名工作结束,与招聘方案同步发布的《选聘2020届毕业生担任校内科研助理相关要求一览表》被下载了3700余次,《贵州医科大学2020年选聘科研助理表明表》被下载1800余次。

  “最后报名334人,拟录用117人。”贵州医科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冯飞告诉记者,学校之所以希望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是为了让毕业生尽早作下一步打算。

  相似地,全国各地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也陆续拿出了各自的方案。如2020年度,天津大学拟开发650个科研助理岗位,拟聘用600名应届毕业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招聘200人;中国农业大学计划招聘115人;中国药科大学计划近期落实30人……

  那么,这些方案是如何被制订出来的?关系到毕业生切身利益的科研助理岗位名额和经费来自哪里? 这一岗位对应聘者有什么样的期待?聘用到期之后怎么办?

  综合几所受访高校的情况来看,招聘方案的制定与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就业部门、财务部门等通力配合分不开。具体而言,了解各科研项目需求和现状,摸清学生应聘意愿,是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工作。

  聘用人才定位方面,《通知》指出,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

  与《通知》内容对应,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告诉记者,学校对科研助理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他解释,对于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研究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技能,未来能够成为科研骨干;对于技术经理人,需要同时懂技术和市场,能够服务好成果转化;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在具有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认真负责。

  在开发岗位名额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岗位挖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北航搭建了“1+4+N”的岗位设置模式:“1”是学校前沿技术研究院,突出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领衔;“4”是杭州、青岛、宁波、合肥等4个异地研究院,突出校地产学研合作,生活保障齐全的优势;“N”是各学院科研项目团队,统筹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而在考虑科研岗位需求的同时,用人经费也是设置岗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介绍,学校以本次科研助理岗位开发与聘用为契机,设立科研公共服务助理岗,重点服务青年教师,采用“三个一点”的方式来解决经费来源——“学校一点”,“学院一点”,项目经费有限的青年教师“集资一点”。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各单位多给出了一年或两年的聘用时间。考虑到年轻人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国药科大学人事处处长钟文英说:“学校希望引导应届生做好职业规划,未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同时我们也在摸索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一些优秀的科研助理可能会提供长聘的机会。”

  分析:科研助理是升学“预科班”还是就业“缓冲带”

  那么,科研助理岗位适合谁?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近期连续做了几轮学生意愿调研,“我们必须把政策给学生讲到位”。在他看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一短期促就业的措施具有“缓冲带”性质,做科研助理,给学生增加了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未来学生可以带着科研的工作经历进入下一阶段的就业、创业和升学之中。

  具体而言,北航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岗位,重点面向两类学生群体:一是出国未能成行和“二战”考研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此类学生学有余力,能够较好地参与学校科研工作;二是湖北籍和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科研助理岗位对这类学生实施就业保障。

  冯飞则打了一个比方,对于有升学需求的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相当于“预科班”。

  这与一些同学的实际需求也比较契合。贵州医科大学本科生李萍萍便属于这种情况。她考虑,考研“一战”失败,但只差一点点,肯定要“二战”,原本也是准备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复习。而相比于其他工作,科研助理既有校园环境,有助于复习,又可以进行学术训练,为以后读研究生打基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今年硕士毕业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杨可欣认为,目前考虑科研助理岗位的同学,可能多是为了“升学”做准备。她原本计划接下来出国读博士,但由于疫情原因迟迟没有取得语言考试成绩,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因此计划留校先担任科研助理。

  “这不是盲目逃避现实,我选择的岗位和计划读博的方向很契合,能够为将来继续深造打基础。”杨可欣说,在博士生的培养体系中,科研助理一直具有“博士预科”的意味。

  作为就业保障,谈及这一岗位,李萍萍的本科校友王海燕认为,即便一年以后“二战”失败,也可以再找工作,有了这个“缓冲带”,可以“骑驴找马”。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升学“预科班”和就业“缓冲带”以外,科研助理还有一个属性: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认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卫海桥坦言,一些老师对于岗位能否招聘到合适人选有些顾虑。由于对科研助理的要求较高,此前也有课题组反映过“招聘不到合适科研助理”的问题。因此,学校准备强化科研助理的入职培训工作,并且正在制定更加完善的职业规划路径。

  不难看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被赋予的意义,除了助力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还有“稳定科研队伍”“促进科研产出”。

  正如钟文英所说,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期待,高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能为科研和就业带来“双赢”。(应受访者要求,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责任编辑:崔宁宁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