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一所高校如何帮一个县“生金造血”

发稿时间:2020-06-23 08:59:16 来源: 光明日报

  “太感谢了,大连理工大学帮龙陵拥有了第一台专属负压救护车!”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中医院院长王耀昌激动地说。龙陵县是大连理工大学定点扶贫单位,是云南重点的侨乡之一,也是疫情境外输入的重要战场。疫情发生后,大连理工大学挂职干部国翔宇急龙陵之所急,及时向学校汇报龙陵防疫物资紧缺情况,学校当即拨发专款为龙陵购入负压救护车等防疫物资,为稳固龙陵抗疫防线提供坚实保障。

  自2013年起,大连理工大学承担了定点扶贫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任务。七年间,一批批挂职干部相继赴任践行初心,一个个扶贫项目先后落地“生金造血”,一届届师生志愿者爱心支教传递知识力量……在大工师生心中,龙陵从七年前那个遥远陌生的名字,逐渐成为相识已久的朋友。

   教育扶贫筑梦领航

  “大工的老师来啦!”清晨,龙陵县核桃坪村小雨淅沥,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青年师生支教团的成员一推开村委会大门就惊呆了,大院里挤满了早早赶来的学生和家长,期盼的眼神和真挚的笑脸,瞬间融化了支教团队员的心。外国语学院党委开展党建扶贫与“三全育人”双推进,每年选派优秀青年师生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支教团成员根据孩子们实际需求制定课程内容,小学组将英语与国学、音乐等启蒙课结合,从全新的角度拓展知识面,初、高中开设英语、数学等基础提升课和文化兴趣课。这里的孩子们学习条件相对艰苦,基础普遍薄弱,初升高的升学率不足25%。许多孩子写下对自己10年后的期待,纸条上出现最多的是“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报效祖国”。这更让支教团的成员意识到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任和支教活动的意义。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大连理工大学发挥教育教学优势,把定点扶贫与国情民情教育结合起来,将龙陵设为定点研究生支教基地;校团委和研究生院组织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龙陵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定点扶贫县作为转变作风、调查研究基地,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创新学院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鼓励大学生用创新创业成果助力脱贫攻坚;体育教学部师生多次义务为龙陵县进行体育援助。学校还依托直属高校优质培训资源,举办多种专题培训班,连续选派各方专家赴龙陵举办专场讲座,先后培训龙陵县党政干部944人、中小学教师1099人,通过智力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落地生金

  发展产业扶贫是真正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连理工大学先后派出多批专家实地调研,根据龙陵硅储量丰富的特色,确立了“招商引资+产业扶贫”帮扶新模式,引进新兴产业项目,增强地方“造血功能”。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两年时间,大连理工大学挂职干部张涛先后50余次飞赴西安、大连、银川、昆明等地为龙陵招商引资奔忙,在多方支持与努力下,2017年8月,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西安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龙陵,为当地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户贫困户月增收3000至4000元。这个总投资45亿元,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成为保山市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短短两个月后,保山隆基单晶101车间第一根单晶硅棒拉制完成,拉开了保山隆基生产制造的序幕,实现了大连理工大学精准扶贫龙陵县,由“输血”到“造血”的重大转变。

   全员扶贫凝心聚力

  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与保山市签署协议,共建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发挥大连理工大学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领域的优势,针对滇西进行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帮助建立乡村农产品“佧佤翁”品牌,开展“教授科技服务团”、校友“保山招商引智行”等活动,持续为滇西产业发展助力。

  “师傅,这是什么面?真好吃。”食堂厨师笑着答道:“这是云南的特色小吃——饵丝。”近几年,在大连理工大学食堂里就能品尝到许多龙陵味道,学校还举办了龙陵农特产品推销会、龙陵特色美食节等活动,在开展消费扶贫的同时也把西南边陲的美食引进校园,不断营造“大工有爱,助力龙陵”的全员扶贫氛围,让每一位师生都能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表示:“发挥大学优势,与龙陵县人民一道,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是我们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应该履行好的责任和使命,学校将继续与龙陵县携手并进,实现定点扶贫政治责任与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相得益彰,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大连理工大学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在精准扶贫上下真功夫,积极发挥高校优势,彰显高校力量,助力龙陵于2019年4月退出贫困序列。2020年是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压茬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切实做到“四不摘”,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果,讲好大工与龙陵携手奋斗,奔向美好未来的脱贫故事。(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杜佳)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