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4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今天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上海交通大学年度及疫情期间读者阅读状况报告》获悉,疫情期间交大学子宅家阅读量不减反增,“社会经济”“科幻奇幻”成为年度读者阅读热点。
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量方面,62.1%的受访者在疫情期间阅读图书数量集中在5本左右,阅读量大于30本的均为博士生。在阅读方式倾向上,64.4%的受访者倾向于阅读纸质书,习惯有声阅读的受访者最少。
从阅读的目的来看,疫情期间,60.2%的受访者通过阅读来放松调节心情。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各有侧重:本科生中选择“放松调节心情”的最多,占比为71%;硕士生中选择“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的最多,占比为56%;受访博士生中选择“了解疫情相关知识”的最多,占比为40%。
从阅读书籍的类型喜好来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三类身份的受访者排第一位和第三位的均为“文学名著”和“教学辅助”。而排第二位的却不甚相同:本科生是“推理悬疑”类,硕士生是“人物传记”类,博士生是“历史军事类”,这也反映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偏好和关注热点。
从每日阅读时长来看,随着阅读时间的增加,本科生和硕士生选择阅读“图书”、“学术期刊”的比例逐渐下降,博士生则相反,选择阅读图书和期刊都在“2小时以上”的占比最高(33%及38%),可见博士生在阅读学术文献的专注度和深度上更胜一筹;对于“微博”和“微信”,三类身份的受访者60%-70%选择“1小时以内”阅读,这与“微阅读”的特质相吻合。
记者注意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交大师生们学习和阅读的脚步从未停滞。为支撑学校高质量转型在线教学,探索“学在交大”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敢为人先,担当了学校全部在线教学资源保障的重任。本学期共收到918门在线教学课程的教参需求反馈,提供高质量的电子教学资源3,329册次,所有课程总体保障率达99%,公共基础课所需最重要资源保障率达100%,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利用。
从读者纸质书籍借阅情况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习近平用典》《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理论学习著作,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主题教育书展中最受欢迎的书籍。而随着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基本趋势,同学们对以《激荡三十年》《消费者行为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为代表的经济学作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以经济学视角重新观察生活成为时下的新风尚。近期几部科幻电影的热播引发了新一轮的科幻热潮,《太空漫游》《银河帝国》《银河英雄传说》等科幻作品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各类借阅榜单上。
从年度纸质图书人均借阅量来看,本科生人均最高是人文学院,为29本;研究生人均借阅量最高是人文学院,约42本。来自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江同学则以443册的借阅量成为“借阅达人”中的第一名。通过比较不同年级之间读者的阅读数据,可以发现:本科学生均非常关注专业学习,大一偏重数学相关图书,大二专业书籍覆盖范围扩大,大三借阅书籍的专业相关程度更加明显,大四阅读数据中深入研究类图书增多,而在近几年的数据中,专业类书籍的借阅量逐年上升,可见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的自我探究在不断深化;硕士研究生各年级则对工业技术类,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最为关注,研究生一年级重视数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生二年级以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书籍为主,研究生三年级文学类借阅比例相对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