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懂得父母“刀子嘴”背后的“豆腐心”

发稿时间:2020-01-20 10:30: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晚上11点半,常睿璇将台灯亮度调到最低,躺在卧室床上看手机。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竟然是住在隔壁卧室的爸爸打来的。“快睡觉!几点了?半宿不睡觉!”因为她睡得晚,除了打电话、微信语音,爸爸还尝试过很多方式督促她睡觉。

  放假期间,除了睡觉晚,各种家庭琐事都是常睿璇和父母发生口角的主要原因。比如主动倒垃圾却忘了给垃圾桶套新垃圾袋、出门前没来得及收拾房间。“总能有挑出毛病的地方。”

  一些大学生在网上直呼,“放假回家3天就被爸妈‘嫌弃’了”。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学生发起关于“大学生假期和父母相处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02%的大学生都曾有过假期被父母唠叨的经历,47.23%的大学生尝试和父母沟通,希望增进相互理解。

  超八成大学生放假回家被父母“嫌弃”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大学生假期与父母发生过小矛盾。其中,73.37%的大学生曾因生活不规律被父母唠叨,娱乐时间过多、不帮忙做家务紧随其后,分别占57.89%和34.59%。除此之外,不注意形象、不去亲戚家拜访、不和父母沟通等等都是大学生和父母意见不一致、产生小摩擦的原因。

  廖龙瑞是重庆人,就在重庆市上学。虽然学校到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父母也表达过希望他经常回家的愿望,但是廖龙瑞回家的频率只有每学期一到两次。他回家后,饭桌上摆满了廖龙瑞爱吃的酥肉、玉米胡萝卜排骨汤、可乐鸡翅,他融化在家的温馨里。但在家里时间一长,他和父母相处的“画风突变”——“就知道躺着,什么都不干。你不在,家里还安静点”。“早上6点多开始叫我起床,第一次是‘善意’的提醒,第二次掀被子,第三次就站在旁边说个不停。”廖龙瑞有时候会忍不住顶嘴。

  西北政法大学的王梓彤也有类似的体验。小到起床、洗漱的磨蹭,大到从早到晚“不务正业地咸鱼躺”,都会引来父母的责怪。当正在洗漱的王梓彤收到同学发来的短信,她就会停下洗漱的动作,和对方聊得停不下来。妈妈发现卫生间没有声音,就会提高声调问她:“你干嘛呢?还没洗漱?”有时候,即使她“表现良好”,妈妈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重复提醒她。“我从早上就开始提醒你,要早睡,要早睡!又到12点了。”王梓彤把这种形式总结为“预警式唠叨”。

  相比大一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回家的日子,广州大学的皓逸今年对回家并没有很期待。“以前回家,父母的‘忍耐底线’基本在一周左右。上个假期开始,我回家只敢睡两天懒觉,在家的起床时间比考试周还要早。”回家后往往不到7点半,“人形闹钟”就喊着“快点起床,吃早饭了”把他叫醒。“刚回家时作息还没调整过来,如果没有及时起床,父亲就会在外面弄出很大动静,我只得在他的怒火烧起来之前收拾好。”

  去年春节假期,西安交通大学的萧旭因为看网络直播,没有帮家人包饺子。吃完年夜饭,本应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时间,她却被母亲叫到卧室挨批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萧旭和母亲的关系都有些僵。

  父母的唠叨背后是“操碎的心”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近九成大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为了在难得的假期调整好和父母的日常关系,32.27%的大学生曾尝试和父母交流,希望他们理解自己;32.64%的大学生认为父母说的有道理,并开始改变自己;还有23.34%的大学生表示还没有采取行动,但是有改变现状的想法。

  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确实给王梓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她明白唠叨背后是妈妈对她的健康和学业的担忧。尽管每次摩擦后,她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但王梓彤还是会逗妈妈开心。“因为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对,所以我不能要求妈妈,而是要求我自己。”在王梓彤眼里,母亲的唠叨也是她们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

  和王梓彤采取同样方式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常睿璇、李米也会采用比较“圆滑”的方式面对父母的唠叨。

  有一次常睿璇的妈妈一回家,就说她的房间太乱,有点生气。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常睿璇会主动让妈妈休息,“抢过她手里的活儿,我来收拾。”

  每当被父母唠叨,李米总会转移话题。晚餐吃什么、平时父母想向她了解的事,都能解李米的“燃眉之急”。有时李米还会用唱歌的方式转移“敌方”注意力。“是心动啊,糟糕眼神挡不住。”各种前后不搭的话被她唱出来,母亲常常会被她逗笑。总而言之,在李米的“应战宝典”里,“不正面应战”常常能化险为夷。

  在和孩子的相处当中,一位大二学生的家长许宁觉得自己“太难了”。得知女儿要放假,许宁非常开心。但是等女儿真的放假回家,不到两天,她就因为女儿不自律的生活习惯有些恼火。“一般情况下,我会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但总是想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不要这么做。”许宁认为,假期应该适当调整休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制的放纵,而应该合理利用时间,做该做的事情。

  许宁还担心女儿的健康问题。“脸上起痘痘、生理期不规律都和睡眠不足有关。”虽然女儿反思态度好,但是执行力很差。女儿无数次下定决心,但第二天一切照旧。

  徐晴的女儿今年大四,她想让女儿一边等考研成绩,一边投简历找工作,做好两手准备。但是,重复多次的劝说,换来的只有女儿的反感和争吵。“她总是回避这件事情,根本不听我和她爸的意见。”最严重的时候,女儿为了回避问题,去同学家住了三四天。

  徐晴觉得自己对女儿的唠叨,都是为了帮助她找准今后的方向。她认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女儿在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更应该认清现实,及时调整自己,不能太任性。“有时候看她一直玩手机,我心里很着急,想让她抽空多看看书,如果考研初试过了,复试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但徐晴的心里话却憋了很久。

  交流和理解是化解矛盾的“绝招”

  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成长中心的张阿佩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文化比较含蓄,父母和孩子很少把心里话直白地表达给对方。父母和孩子在沟通时,应该尽可能听对方的“话外音”,了解彼此的真实情绪,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比如,父母说“回来就知道玩儿,什么都不干”可能包含了“你终于回来了,多陪陪爸妈吧。干活也行,陪爸妈聊聊天也行”。而孩子的“不是你让我回来的吗”,背后的意思可能是“我回家其实是想得到你们的喜欢,而不是指责”。

  其实,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希望彼此能互相理解,和谐相处。每次返校前,妈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廖龙瑞生活费够不够用,饭桌上又摆满了他喜欢的饭菜。“开学前妈妈总是很舍不得我走”。这时候两人之间的不愉快也会烟消云散。但是廖龙瑞还是没有尝试和爸妈坐下来好好聊聊,他害怕在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自己会说出让父母伤心的话。

  王梓彤有些羡慕对作息时间要求比较宽松的家庭,不过她对自己和妈妈的相处方式也乐在其中。最近,她也“唠叨”起了妈妈,提醒妈妈晚上看手机时记得开灯。她知道,妈妈唠叨她,大部分时候问题的根本在她自己。所以她决定“洗心革面”,定好早上6点半的闹铃,在夜里11点准时入睡。

  当被问到是否想要解决被“嫌弃”的状况时,皓逸很明确,“当然想解决,但目前看来不太容易。总感觉和父母说话有代沟,我玩的东西他们也不懂,自然而然关系就疏远了。”他还是希望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难得的假期。

  萧旭和母亲的“冷战”持续了半个月,直到生日当天母亲写给她一封2000字的长信,结束了两人的僵持。信里写了萧旭离家求学后,母亲想对他说的心里话。平日里自诩泪点很高的萧旭落下了眼泪。“当时我就跑到卧室给了妈妈一个拥抱,聊了两个小时,吐槽也好、交心也罢,矛盾彻底解决了。”之后,母女之间的“斗嘴”明显减少了。每次因为吃饭狼吞虎咽、玩手机“废寝忘食”等小问题导致矛盾再次发生时,萧旭都会找到那封长信。这封信已经变成了她情绪的宣泄口、处理问题的“锦囊妙计”。萧旭说:“‘妈妈牌’鸡汤不仅味道好,功效也是一流的。”

  徐晴偶尔会自责,她总觉得因为自己急躁地表达了不满情绪,导致女儿逐渐形成了抵触心理。“如果能再回到她刚回家的一天,我肯定不会说话那么直接了,应该慢慢来。”

  许宁虽然不认同女儿的生活习惯,但是每天上班前还是会准备好早饭。中午也会从单位赶回来,和女儿一起吃完午饭再回去上班。

  消除父母和孩子间因琐事造成的矛盾很难,但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大化地减少矛盾是可以做到的。张阿佩表示,大学生如果不好意思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可以尝试在线上表达,或者写一封信。大学生也可以用实际行动给父母反馈。给爸妈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主动承担家务,当父母看在眼里,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家就是一个互相给予爱的地方。”张阿佩说。

  (除廖龙瑞和常睿璇外,文中被采访学生和父母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程思 兰州大学 杜相益 中北大学 王钰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