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举办

发稿时间:2019-10-28 14:00: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石佳)2019年10月26到27日,“第五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举办。会议共包括12个分论坛和1个夜间沙龙,重点关注“新时代的高校科技创新——愿景、政策与激励”,对各级教育财政、职业教育财政、宏观教育财政体制、教育评价等问题进行研讨。

  58名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学者同台发言,300余名来自123所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就高校科技创新以及教育财政等相关问题展开对话与分享。

  大会开幕式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去几十年,我国通过实施“985”“211”“双一流”等重点建设计划,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高影响力的工作、里程碑式的工作、原创性的工作还比较少。这一状况制约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整体推进。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康宁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变化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都成为教育发展变局的最大制度环境,无论是反思过去还是探讨未来,都需要把握住阶段发展特点和共生互动关系。

  康宁致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李晓轩,指出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挑战:我国增加科研投入是必然趋势;当前社会和国家对高校和中科院两类机构经费的分类管理认识不足;对加强人员费的支持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但离解决问题还有较长时间;对经费的专业化管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施难度较大。

  李晓轩教授发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流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学科的真实水平应该由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确定,而不是唯论文,过于关注综合实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建议,为了更好地甄别前沿学者,将同行评议向“互联网+代表作”评议转换,实行前沿学者负责制,快速建成一流学科。

  刘益东研究员发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针对中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涛发表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应当加大对高校研发经费的投入,增大教育部管理经费规模,并促进结构的多元发展,推动分配均衡。在高校内部,鼓励教师与研究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增加研究的持续性。同时,应当规范经费统计口径和统计工作。

  除了高校科技创新外,大会也对托幼一体化、教育评价的政策决策、产教融合及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的教育投入问题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工蚁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