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雨婷)10月19日-20日,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国内外科研机构的200余支队伍报名参加,参赛作品涵盖了硬件、算法、软件、应用等多个方面,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评审,最终组委会评选出16支队伍晋级决赛。
本次大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科研院和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承办。10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开幕式中做了《脑与人工智能》主题报告。报告中,他阐述了脑科学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对脑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其领域每一次的重要发现和理论突破可以引领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
随后,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教授做题为《类脑计算》的特邀报告。他总结了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和瓶颈,阐释发展类脑计算研究的必要性。在报告中,他利用最近发表的关于天机芯的工作,从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脑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发展类脑计算,支撑通用人工智能,从而赋能各行各业。
10月20日,16支队伍在清华大学进行最终答辩。经过6个多小时的精彩答辩和评委们的专业公正的评审,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的参赛作品《NeuroSLAM: A Brain Inspi SLAM System for 3D Environments》(NeuroSLAM: 面向三维动态环境的类脑SLAM系统)摘取特等奖的桂冠,获得30万元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