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琳能脱口而出这场高校“隐形资助”的种种细节,比如每条补助细则、整套受助者筛选标准,甚至是上回资助发放的日期。但一个关键信息除外:作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她在最初并不知道203名受助学生的姓名。但这恰是符合资助原则的。
今年9月开学后,在她工作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学校用大数据悄悄往困难生饭卡里打钱”的消息在网上铺天盖地,其实距离西电第一次向困难学生饭卡里打入720元补助已过去半年。
在河南省会的郑州大学(以下简称“郑大”),校园卡隐形资助10多年前已开始。期间也有院系辅导员提议,是否可向学生干部提供资助名单以便重点关注,但是提议因为“涉及受助学生隐私”始终没有通过。
“这些数据,其实一直都静静躺在学校信息中心的数据库里。”卢琳说。庞杂的校园大数据库在精准资助名义下才被激活。
大变局正在发生。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也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自2007年建立后的第13个年头。去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明了“精准资助”,并提出“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不公示困难生认定名单、不用提交家庭贫困证明,一场保护困难生隐私和自尊的大数据隐形资助行动,在众多大学以各自的算法进行。
然而网络评论区对高校“大数据扶贫”的疑问也未曾停止:大数据真能筛出最精准的困难生吗?会不会有学生因为减肥、造假冒领等原因获得资助?每月100元上下的餐费补助对困难生的实际帮助大吗?
改变的起点
3元增量究竟能为大学食堂一餐饭带来什么改变?
这是西电大三学生黄旖收到校园卡资助后的一周,一直琢磨的问题。这笔720元补贴的资助标准是:一学期每天2餐,每餐补助3元。
在收到资助前,她的餐标是5元以内,在学校食堂几乎吃不上除了夹馍、鸡蛋饼等主食外一顿荤素搭配的正餐。但她谈及以前的餐食,没用过负面词汇,只说自己“爱吃,但更注重性价比”。
8元是补助后的餐标,不需多加节制就能在食堂窗口打到一荤两素。
收到隐形资助的学生浮出水面,大多因为善良“暴露”——卡里多了钱,他们最初以为是别的同学误充的,主动向辅导员澄清想要归还,黄旖也是如此。
9月25日19时黄旖去学校食堂吃饭,用餐高峰的人潮已散去。这个宿舍楼下的食堂是她最常光顾的,“大锅菜多,精品菜少,挺实惠”。
因为晚到,窗口菜少了,不少菜品被拼到一起售卖,菜也没了热气。黄旖不太在意,她仰头看价目表,盯了足足十几秒。
“这是没饭补前养成的习惯,很抠门儿,以前我会盯着价目表看更久。”黄旖说起以前她常会站在打饭的长队外犹豫许久,有时越看越急,索性拿塑料袋打个菜走了。
饭卡里每月多了180元后,她常去的是6元的套餐窗口,三素一荤的样式,口味差强人意,装餐食的是铝盘,不如8元套餐的白色餐盘精致。但这个窗口在用餐高峰时也会排起长队,黄旖在其中不再觉得自己另类。
校园有不少黄旖的禁区,比如校内两座商业综合楼大小不下百家餐馆,黄旖极少光顾。她还算熟悉的只有卖菠菜面的档口,小份西红柿鸡蛋面10元,面汤免费。她说有“在家吃饭的感觉”。但也不常去,她只在低血糖犯时才去那里改善一下。
再比如她常去的学校图书馆里有家咖啡店,饮料均价20元左右。黄旖2年多来从没进过这家咖啡店,她在记者“请客进去喝一杯”的倡议下第一次进入。落座后,她向四处张望许久,见有人在自习,她自言自语了句:“这儿那么吵,为啥不在图书馆自习区学呢?不划算!”
她现在最坦然的“奢侈一把”还是在食堂,偶尔点上一份10多元的石锅拌饭。
“学校食堂其实是人和人差距很小的地方了,我从大家的餐盘里看不出哪些人可能和我家境差不多。”一位坦承自己困难生身份的大二女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