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
小麦、燕麦、小米、绿豆等作物的种子,除了食用还能有什么用呢?近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陈亮老师带领团队近20位同学,用该校自产的小麦、黑小麦、蓝小麦、大麦、芝麻、绿豆等20余种作物种子拼出了19幅欢度国庆的图案,用农学人最本色、最淳朴的方式向祖国生日献上最真切、最朴实的祝福。
陈亮 摄影
拼图中用到的作物种子有该校选育的“西农979”“西农511”,还有绿豆糜子等小杂粮。拼图中色泽搭配均为种子原色,从而传递绿色农业、环保校园的理念。19幅作品从构思到材料收集再到绘画拼贴总共耗时3个多月。
陈亮 摄影
除了喜迎国庆的主题外,今年也是该校建校85周年暨合并组建二十周年,为此,同学们也在作品中精心拼贴了校徽、学校标志性建筑以及麦田等具有西农符号的图案,以此向学校生日献礼。
陈亮 摄影
“陈亮老师提出这个想法时,实验室全体同学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拼贴作品绘画组负责人、研二学生张璇告诉记者:大家很快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了协作分工,经过前期最为费时的材料收集,于8月底完成了所有作品。
“科研任务虽然繁重,但一个实验室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利用我们学校自己选育的小种子做出这么有情怀的手作,我们都觉得特别骄傲,这个过程也拉近了‘同门’间的友谊。”张璇说。
陈亮 摄影
研一学生孙楠楠是拼贴作品最多的同学。她告诉记者,每幅作品特别是小米、芝麻等小巧型作物,都要像绣花一样,用镊子一个个点到底画上的,每副作品从绘制到粘贴完成基本得4-5天。
“现在回头看这些作品,觉得很有意义。”在孙楠楠看来,整个粘贴过程也磨炼了个性、耐心,做科研会更有耐心。“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爱国、爱校、爱专业的情怀。”
陈亮 摄影
陈亮表示,正如拼贴作品中那句“种子虽小,大有可为”,自己和团队备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回信的鼓舞,他将继续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治学理念,秉承“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动新农科建设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