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村小里的唯一老师:他坚守35年,有学生考上清华

发稿时间:2019-07-23 08:34:00 来源: 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李德清正给孩子们上课 广元政务微信公众号 资料图

  清晨,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天星乡木瓜村小学,这里唯一的教师李德清和他的爱人早早来到学校,开始生火煮饭,在宁静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们所在的木瓜村,是该县最偏远的乡村之一,村小里98%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年迈,又因为路途蜿蜒,孩子们每天至少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陆陆抵达学校。为了让孩子少跑两趟路,李德清每天一大早就来学校,给学生们准备早餐和午餐。冬季,李德清会早早来到教室,给学生们烧好取暖木炭。

  三十五年过去了,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老师也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李德清没有离开过。如今,他成为了这所村小里唯一的教师。这个常住人口不到1400人的小山村里,近几年里走出了一百多名大学生,2017年还有一个李德清曾教过的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

  坚守

  李德清是木瓜村本地人,1981年,高中毕业的他回到了家乡。李德清成功进入了村委会,他想为村里的百姓多做点实事,未来也有可能到县城工作。

  工作3年后,恰逢木瓜村小学教师紧缺,几位教师的离去,让村小的教学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李德清和家人商量想放弃所有工作去当教师。“我父亲说,教师是受人尊重的职业,教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年家人劝诫他的话,李德清一直铭记至今。

  通过教育局的招聘,这一年李德清进入了木瓜村小学,成为了一名代课教师。

  当时,村里普通家庭的年收入都在六百元左右,但作为代课教师,李德清每月的工资只有二十多元,这使一家人“经常都有揭不开锅的感觉”。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有一段时间家里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吃了,只能背着几十斤自家种的胡豆,走山路去30多公里外的集市上,兑换回了20斤大米。

  李德清还记得,刚入职时,木瓜村还是一个相对繁华的村庄,有十个村组,小学里学生有近200人,教师也有6名。但难以支撑的开销和破败的校舍,让李德清身边的同事陆续离去了,“有的去县城了,有的去广东一带打工了。”李德清说,自己也曾动过和同事一样出村发展的想法,但越多老师离开,他对学生而言就越不能离开,直到全校只剩下他一个教师。

  “当时乡亲们都挽留我,我们这边的教育也确实很落后,我想了想还是不能走。”虽然只有自己一个教师,但李德清还是把小学阶段的课程都开设齐全,并采取了复式教学法,每节课都在两个年级之间来回授课。“把两个年级安排在一个班,我先给二年级上新课,讲20分钟,就让他们做作业,再给一年级的孩子上新课。”

  2000年,李德清通过参加四川省广播教育学习获得了大专文凭,终于在从业16年后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工资相比代课教师有了很大改善,在此之前,他每个月只领到80多元的工资。

  学校地处偏远,在没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学生们中午无法回家,往往是在学校就着白开水吃带来的馒头。李德清看着很是心疼,开始动员在县城生活的妻子,回来学校和他一起工作,负责给孩子做饭。“当时提供了一部分炊具,我们自己又买了一部分,就有了一个简单的小灶。”每顿早饭李德清收两块五,午餐四块钱,刨除开销几乎所剩无几。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