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是时代进步的弄潮儿,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成为国家栋梁、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他们扎根各行各业,点亮前行道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广袤的中国大地,大好的经济形势,创新的时代环境,永远是青年人树立理想、砥砺前行的舞台。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清华大学2018年社会实践系列特别报道,讲述清华学子的实践故事,展现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责任的靓丽风采。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5日电(通讯员 张静)何谓实践?对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韩依轮来说,实践就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的南北西东。大一大二的四个假期不到一百五十天,他有超过百日奔波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后,他参加了18次社会实践,其中14次担任实践支队长。十八段故事,从红色实践到核能兴邦,是红与专的结合;从基层调研到政策探究,是体察国情民情的志向。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能够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是他在实践中坚守的信念。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生韩依轮。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红色实践锻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6年10月,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韩依轮前往西柏坡参加了第一次红色实践调研。自此,他对红色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实践的影响下,韩依轮早早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且成为清华大学2016级学生中第一批预备党员。
在2018年寒假,他组织核62班全班29名同学分为四支分队,分赴全国22家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调研,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同学的实践积极性,同时引导同学们树立对党的正确认知,加强党性修养。在实践结束后,班级的同学对于党、对于先进的理论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党课学习中。
同样是在2018年寒假,韩依轮带队前往延安梁家河村,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的奋斗故事。在校团委的帮助下,他邀请到了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陈旭老师,以及许庆红老师、姚雯老师等参与实践,与支队成员一起前往梁家河,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时至今日,支队的同学依然记得那些在窑洞和梁家河村里上过的生动党课,还记得那一段段故事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
图为韩依轮带领的“重走总书记初心之路延安梁家河支队”与老师在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旧居前的合影。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百姓疾苦入梦来:基层调研点点滴滴
在过去的两年中,从懵懂迷茫到深入其中,韩依轮与基层调研、与农村的百姓民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一下学期,他加入了清华大学江村学者训练营第三期,学习基层调研的经验和知识。在训练营的一年时间中,他带队前往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和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分别开展土地流转和精准扶贫基层调研。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下到村里,在东北黑土地上,他和队员在田间轻抚着一株株半人高的稻苗,思绪万千。
近百次入户访谈,超过三百份扎实的基层调研问卷,让韩依轮的思想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今年春季,他凭借“武陵山区精准扶贫”项目,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江村学者计划第二期的一员。今年暑假,他带队前往贵州遵义开展实践,同时入选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暑期特别调研项目。未来两年,他还会继续行走在武陵山区的崇山峻岭间,走进一户又一户贫困村民的家中。
图为韩依轮在遵义市湄潭县与贫困户座谈。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核能长路兴吾邦:在专业实践中探寻核行业
核,放射性,反应堆……这些让很多人谈之色变的名词,组成了韩依轮的专业。刚进入大学时,他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对于核工程一知半解。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韩依轮希望通过实践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探寻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大一的暑假,韩依轮带队前往深圳大亚湾,实地调研真实的核电站和反应堆,了解我国的这张“核能名片”。今年夏天,他来到新疆戈壁滩上的马兰核试验基地,看看当年我国第一朵蘑菇云升起的地方,培养自己的专业认可度和报国热情。同样在今年暑假,他还参与了工程物理系和同方威视联合组织的海外实践支队,前往波兰和斯洛伐克地区调研,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
图为“探微知核”支队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的合影。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核能兴邦&“看建”:“让我的实践经历能够带动更多同学”
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实践,自身收获成长的同时,韩依轮希望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参与实践、爱上实践。但是他很快意识到,仅仅凭借着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他希望能够通过组织大型实践项目,来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同时用自身的实践经历,帮助其他担任支队长的同学更好完成实践。
在去年暑假,他作为副总支队长,组织了“核能兴邦2020(第二期)”项目,拿到了流动杯——这一清华大学校内最高实践荣誉。作为工程物理系的行业认知类项目,核能兴邦是同学们了解自己未来就业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但是韩依轮发现,本系的社会实践并不出彩。
为了让工程物理系的调研类实践能够产出一个有组织性、成果统一完备的大型实践品牌项目,大二的一年中,他始终在思考和尝试。在2018年初的寒假,韩依轮开始着手组织“看建”项目,并在寒假的院系级项目评选中拿到了“A”评级。今年暑假,他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招募九支支队前往小岗村、深圳、上海、海南、雄安等地区开展实践调研,带动了超过300人次参与社会实践。
图为看建“南海明珠”支队在海南航天育种中心的合影。清华大学团委供图
“组织‘看建’项目,是希望能够利用我的实践经历,帮助和带动那些有意愿但能力不足的同学,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社会实践,能够通过实践获得更多收获。”在说到“看建”项目时,韩依轮这样总结道。
在韩依轮看来,社会实践金奖个人不仅是对于他以往参与实践的认可,更是对他提出的更高要求。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还会继续将实践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带动身边的同学更多更广泛地参与到实践中,让更多的同学能够从实践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