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名校毕业生选择去农村支教 “家徒四壁”初心不改

发稿时间:2018-06-22 08:4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交出好吃的!”一名“劫匪”手拿“匕首”,步步逼近一名小学生,这名小学生瞅了瞅怀里的一包方便面,几乎没有一点犹豫,朝相反的方向抛去,继而脱身。

袁辉与学生在一起。采访对象供图

  台下,其他学生笑得前俯后仰,同时为台上学生的冷静机智拍手叫好。

  这一幕,发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清太坪镇白沙坪小学六年级的课堂上。

  这是一堂生命安全教育课。窗外是连绵的大山,教室里,墙上绿色的油漆剥落斑驳,水泥地面坑坑洼洼。教师袁辉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类似的情景剧。学生们随时上台,“出演”角色,袁辉不时穿插提问。

  这样融合情景剧的教学,在袁辉的课堂上很常见。

  袁辉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时喜欢研究国际政治。2012年毕业后,他来到距离家乡1000多公里的乡村小学支教,至今已是第六年。

  课下,孩子们喜欢喊他“袁哥”。“袁哥”面容平和阳光。30岁了,他没买房买车,也没恋爱结婚。与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大学毕业的关口,袁辉也面临过选择。

  毕业前夕,导师写了封亲笔信,推荐他到南京市一家杂志社工作。面试后,总编辑对他很满意。回去的路上,袁辉犹豫了。

  他想起高中时的梦想。

  那时,看到一些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考试机器”,袁辉就想,有没有其他方式,学生既能真正掌握知识,又能快乐学习与成长?他希望自己能为教育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在高中,他碰到过好老师,既才华横溢、又平易近人,有时在校园里遇到,他会冲过去一把抱住老师。他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挺好。

  相比城市的车水马龙、嘈杂熙攘,袁辉更喜欢农村。小时候,他曾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那里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捉泥鳅、钓龙虾都成为美好的回忆。

  去农村支教的想法,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

  袁辉读的不是师范专业,但他对自己有信心:从小爱玩也爱阅读,中学时被老师点名给全班同学讲课;人缘好,当过多年班长;在大学,喜爱文史哲、中外诗歌,自学了德语、俄语,可以读原著。

  “最重要的,去乡村支教符合自己天性爱自由的个性;同时,支教这件事也有意义。”此外,自己多年所学局限在书斋校园,去乡村,是不一样的天地。

  最终,他婉谢了老师与杂志社的好意,背起行囊,向西出发了。

  袁辉先后去过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贵州都匀县的两所学校,不凑巧,两校暂时不缺教师。他想起在电视上看过湖北省巴东县“拐杖教师”谭定才坚守乡村教学点的事迹,坐上火车转汽车再转三轮车,来到谭老师所在的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

  眼前的小伙子,让谭定才有些疑虑:一个名牌大学生,千里迢迢来山里的教学点教书,想清楚了吗?谭定才劝导他再考虑考虑、回去找份好工作。

  袁辉很坚定。清太坪满目葱翠、山野清新,孩子们纯净清澈的眼神,更让他确信,这里就是自己想要待的地方。

  报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同意后,他找了间空教室,安置了下来。

责任编辑:崔宁宁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