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0日电 综合报道,传统经济学假设所有参与经济行为的人都是“完全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理论和模型,但人非圣贤,现实中人类充满不理性,容易导致行为与理论预测不符。为调和理论假设与现实的差异,全新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近年更获各国政府采用以推行政策。被视为行为经济学之父、提出“推手理论”的美国经济学家塞勒对这门学科作出杰出贡献,9日获颁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形容塞勒是“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的先驱,他的研究令经济学变得更人性化。评审以三个有关人性的术语概括塞勒的贡献,分别是“有限理性”、“社会偏好”以及“缺乏自我控制”,他的研究展示了这三种因素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经济决策以至市场结果。
当地时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心理账户”忽略大局影响
在有限理性方面,塞勒于1988年提出“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人类为了简化经济决策,会在脑海中创造不同的“账户”,只考虑每项选择的个别影响,而非大局影响。
例如两间手表行同一只表的售价相差100元,当手表售价是1000元时,顾客会到较便宜的一家,但当手表售价是1万元时,顾客便会觉得100元的差异“无伤大雅”,显示人类并非单纯理性地思考每个决定可以节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