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藏族手工艺人谢格太:让濒临失传的黑陶“活起来”

发稿时间:2017-09-25 09:3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藏族青年谢格太一头扎进黑陶的世界,一晃已有20多年。“传承古老民族文化,要让黑陶活起来,同时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如今,37岁的谢格太孕育着一个大大的梦。

  “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 

  谢格太生长在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班玛县灯塔乡,当地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文化兴盛。千百年来,当地先民留下了很多颇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其中,班玛黑陶手工制作技艺非常珍贵。

  黑陶是青藏高原有数千年历史的生产生活器皿,历史上仅在西藏阿里、青海玉树、云南迪庆和青海果洛等地有产出。班玛黑陶种类繁多,有壶、灯盏、瓮、香炉、罐、坛等,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根据高原牧区生活实际需要制作的。

  出身黑陶世家,祖辈是果洛有名的黑陶技师,谢格太从小就在班玛县灯塔乡老家跟随父亲旦正杰学习黑陶、泥塑、面具制作。黑陶制作需要特殊的泥土,要经过12道手工加工工序。父亲制作黑陶时,谢格太跟在身边忙前忙后打下手,日积月累,掌握了黑陶制作基本技艺。

  谢格太16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当时唐卡正在兴起,谢格太丢下黑陶手艺,前往四川、青海等地学习唐卡绘画技艺,2007年至2013年曾在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参加各种文化博览会作品展,获多项荣誉。

  在果洛藏区,近些年来,从事唐卡制作的人很多,可传承黑陶技艺的人寥寥无几。一个偶然的机会,谢格太的一些朋友得知谢格太出身黑陶世家,掌握传统黑陶制作技艺,便鼓励他重拾旧业,肩负起文化使命,把果洛黑陶技艺传承和发展好。

  近年来,从事黑陶加工的人越来越少,这项技艺存在失传的可能。谢格太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承,我下决心要承担起来。”从2007年起,谢格太在班玛县城自办家庭式小作坊,重操旧业,继续从事黑陶的手工制作,同时还制作面具、泥塑、藏家碉楼模型、藏香等具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 

  虽然从小学习黑陶制作技术,可多年没有练手,谢格太还是觉得手艺有些生疏,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连续多年,他在班玛县城租下一间铺面,一楼开了装修建材店维持生计,二楼则做成自己的工作坊,一有时间,就待在工作坊中,潜心研究黑陶工艺。

  谢格太埋头钻研了6年后,才将自己的黑陶成品拿出来,一经面世,就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人慕名而来,欣赏他制作的黑陶并想跟他一起学习黑陶技艺。

  班玛黑陶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特殊的泥土经过发酵、捏制、打磨、熏黑而成,不加入任何化学成分,材质具有富含矿物质、通透性好等特性,深受藏区人民喜欢。

  谢格太的黑陶工艺精湛,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兴趣。结合发展地方旅游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实际需要,黑陶工艺成为班玛县重点扶持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3月,谢格太成立班玛黑陶旅游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入驻班玛县产业园,政府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办公支出也由产业园完全补贴。

  谢格太的公司生产的黑陶及相关工艺品品质出众,产量不断增长,市场效益也不断显现,很多当地人将他制作的黑陶作为礼物送给远道而来的人,一些游客也对黑陶产生兴趣。

  从2014年起,陆续有当地年轻人慕名而来,想到谢格太的公司做学徒,谢格太很乐意接纳。学徒们一边跟谢格太学习黑陶技艺,一边在生产线上实践。对于手工技术好、家庭贫困的徒弟,谢格太会将他们留在自己的公司。

  “要让这项民族传统技艺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造福更多的人,帮助更多人脱贫致富。”谢格太说。

  这些年,班玛县灯塔乡要什道村33岁的琼周一直在谢格太的公司制作黑陶。在要什道村,琼周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苦。后来琼周一家作为生态移民搬迁到县城,因没有技能,琼周生活拮据。谢格太将她收在门下,教授黑陶制作技艺,并留在公司工作。如今,琼周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生活有了保障,孩子们也都长大上学”。

  “开拓更大的市场” 

  谢格太一边钻研黑陶技术,一边密切关注陶器的发展。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曾前往景德镇、上海等地考察学习陶瓷技术和发展方向。谢格太注意到,目前全国涌现出各种“原生文化”“原生器物”“原生旅游”,反映出现代人对生态环保的追求。“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原生态的工艺品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他说。

  谢格太看到了黑陶的发展空间。在藏区,黑陶是装酥油、青稞和盛水、烧水、做饭普遍使用的器皿;而在内地,很多人将其当作工艺品在家中陈设。“黑陶不仅是生活中的用具,更是民族艺术的载体,可开拓更大的市场。”谢格太说。

  谢格太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加强产品的设计,突出藏区民族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按照事业发展规划,谢格太还将扩展黑陶产品的销售渠道,一方面要走出班玛县,在果洛州及西宁市建立营销点,扩大线下销售;同时,要加大产品的互联网推广力度,增加网上传播,让更多人知晓黑陶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给了谢格太很多帮助。近年来,班玛县和果洛州不断加大对地方非遗项目的支持,文化部门授予谢格太“非遗传习人”称号,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同时对其公司在运转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也给他提供了各种创业交流平台,对接各类培训资源,夯实其创业能力。谢格太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很多人都在看着”。

  “抓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带动班玛黑陶由传统手工生产向产业化规模生产发展,向特色文化品牌推广转型,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开辟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加工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黑陶在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在班玛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扎西看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学习,如今的谢格太思路活、有技术、能营销,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果洛黑陶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去年,谢格太公司制作的800余件黑陶销售一空。今年,他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打算招收50多个学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用心去开拓,班玛黑陶定会发扬光大。”谢格太对自己的黑陶之路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李华锡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