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奎岭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的开幕式上走红毯。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与化学缘分不浅。与他有着相似读音的“喹啉”,正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名称。
小时候的理想是做木匠
15岁考上大学,29岁成为河南省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47岁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于1966年出生在河南商丘永城的丁奎岭来说,是当初从未想过的。
丁奎岭的母亲是一名农民,父亲是一名粮店会计。一到农忙时,大人到田里干活,小孩则在后面帮忙。熟稔各种农活的少年丁奎岭,那时只想着长大了能吃上商品粮就好,学业不成就做一名木匠。
读寄宿高中时,他每周回家一次,来回步行14公里土路,每次不忘捎上家里自制的咸菜。
被郑州大学化学系录取,成了恢复高考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这些对丁奎岭来说,都是在懵懵懂懂中发生的。第一学期末的无机化学考试,他考了97.5分,是全年级120多名学生中的第一名。这个被他誉为“里程碑”的分数,第一次给了他在化学上的自信。
黄鸣龙还原反应,是大学化学教科书中唯一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反应。黄鸣龙,正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在丁奎岭心中,上海有机所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殿堂。
1998年9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访问学习的丁奎岭决定回国发展。在向上海有机所投递申请一周后,对方承诺给予副研究员职位,提供50平方米的过渡住房。但早在1995年,丁奎岭就已受聘为郑州大学正教授,家里的住房也宽敞得多。这样的落差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但他觉得自己确实还需努力。在东京的那一年,他基本上就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让他至今心存感动的是,回国当天一场台风刚过,当时的所长林国强院士深夜亲自前往机场接机。这一“传统”,后来在丁奎岭做了所长以后,依然坚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