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复旦师生呼吁新年陪乞童站一分钟,有人赞意义大有人质疑矫情

发稿时间:2017-01-03 09:10:00 来源: 澎湃新闻

  近日,复旦大学几位师生联合发起2017年新年“一分钟行动”,号召大家在新年第一天(2017年1月1日),每个人做一件小事:或“陪站”一分钟、或“道歉”一分钟、或“拼图”一分钟,来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

  据活动发起方介绍,这项倡议得到了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教师的响应,也得到了南京大学朱虹教授创办的“半城读书会”等机构的支持。

  不过,也有人对这项活动提出质疑,认为陪站一分钟或许带给乞讨儿童更大压力,而向乞讨儿童道歉,又显得“过于矫情”,不如直接给予救助,让他们不再乞讨,哪怕一次只能救助一人。

  该公益活动的组织方则称,活动主旨是希望参与者有意识地给予乞讨儿童更多关注。

  “一分钟活动”分三种形式

 

  2016年,由复旦师生成立的有知庐公益企业,根据征集到的视频事例,绘制出一张“尊严儿童”分布地图(注:呈现出的地图并非完整的中国地图)。

  复旦管理学院博士生、有知庐公益企业的法人代表徐婕告诉澎湃新闻,2014年,在观察记录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她和复旦管理学院丁敏教授发现不少地方还有儿童乞讨的现象,社会普遍的反应是都不能接受这样的现象,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丁敏教授也认为,当人们对童乞现象习以为常,冷漠对待一个可能是为赚钱而乞讨的儿童时,童乞在乞讨怜悯中体验了生活的种种冷漠恶意,与日俱增的可能是对社会不公的嫉恨,当他们长大后,很有可能无视他人生命的尊严。

  他表示,这次发起“一分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童丐认识、体会尊严,同时让参与者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的生命尊严的尊重。

  徐婕介绍,活动分为三种形式:一是陪站一分钟,如果参与者在街上,遇到儿童乞丐,可能的话请陪他们站一分钟;其次是道歉一分钟,参与者代表这个社会向一个放弃尊严、以乞讨为生的儿童道歉,并想一下会说的几句话,在活动网站评论、留言;第三是拼图一分钟,参与者将自己或者孩子眼睛的照片放到童乞丐眼睛合集中,并在网上分享照片。

  “一分钟活动”的其中一种形式,是由参与者将自己或者孩子眼睛的照片,放到童乞丐眼睛合集中,并在网上分享。

  徐婕说,为发起这项活动,他们团队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仅在2016年,由复旦多名师生发起成立的有知庐公益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共征集到1000多个视频事例,并凭借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出了一张“尊严儿童”的中国地理分布地图,记录了包括乞讨儿童、校园暴力、老师体罚以及童工等阻碍孩子有尊严成长的现象。

  “我们还会继续搜集2013年到2016年的相关数据,如果每个人都作出努力,(儿童乞丐)这个数字会变成0。”徐婕称。

  “一分钟活动”关注儿童乞丐的尊严问题。

  有准备参与者担忧行动效果

  此前,也不乏有民间公益力量关注、救助乞讨儿童。2011年2月《广州日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1月25日正式建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后,立刻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和支持。随后,社会上对“要不要全面禁止儿童乞讨”进行了探讨。

  《中国青年网》也曾报道,2014年11月的世界儿童日,作家陈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发起了“抵制携童乞讨”的公益活动,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关爱那些被迫流浪乞讨的儿童。

  复旦师生此次发起的公益倡议计划,能否让人们行动起来?澎湃新闻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和网友表达认可和支持,但也有市民表示质疑。

  2016年12月31日,网民翟女士表示,自己如果看到行乞儿童,会对孩子说,“人生难免不公平,社会没有忘记你,更不会抛弃你。帮你的人一直在身边,只是你不知道。”上海市民郭先生则提出,陪站一分钟是否会带给乞讨儿童更大压力?而向乞讨儿童道歉,又是否过于矫情?

  对此,徐婕表示,乞讨儿童是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人群,此次活动旨在呼吁大家在新年能抽出一分钟陪伴孩子,关注他们或者和孩子说点什么,认真看看他们的眼神,给予乞讨儿童更多关注。

  专家:国家应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

  2016年12月30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彭泗清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公益活动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使得相关部门更加重视。“由于儿童还没有自主能力,儿童乞讨应与成人乞讨区分开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程福财也表示,支持这项公益活动。他告诉澎湃新闻,童乞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如果只是简单地用规定和道德手段禁止,把童乞从马路上赶走,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不过,一位上海市民反对说,如何分辨乞讨儿童是否被逼迫、如何救助乞讨儿童不再乞讨,是比“一分钟活动”更重要的事情,哪怕每个参与者一次只能求助一名乞讨儿童,也比这种“作秀”要有意义的多——让被逼迫甚至被拐的乞讨儿童回到亲人身边,让家中确实贫困需要乞讨的儿童不再乞讨。大家同时在新年第一天,每人救助一名乞讨儿童,那全国算下来可以救助多少?

  该上海市民还担忧,如果受到“一分钟活动”支持的乞讨儿童恰恰是被拐、被逼迫的,这样的活动对他们真的好吗?

  程福财则同时建议,针对儿童乞讨现象,应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对应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

  彭泗清也表示,应像对待儿童拐卖一样,全社会除了明确一个基本态度之外,政府相关部门确实应采取联合举措来打击这一现象。一方面对乞讨儿童妥善照顾,另一方面对于背后那些逼迫孩子,甚至故意伤残儿童的机构和团体实施严格的惩治行动。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