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校评奖诱因还是学习动因?

发稿时间:2016-12-05 10:42: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每逢秋季,高校都要全面开展大学生综合测评工作,并据此确定年度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各种专项优秀学生奖学金。近年来,围绕奖学金的投诉纷争愈演愈烈,随着奖金额度的持续递增,制度原初设定的学习激励效应正在被外显的货币效应所取代。获奖季成为高校学生间矛盾的多事之秋。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2002年国家正式出台《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高校相关工作逐年开展,至今已近三十载。开展评奖评优,其初衷是通过外在激励来调动、鼓舞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然而,事情并非如预想般简单,时过境迁,人性复杂,高校评奖评优中的问题逐渐凸显,谋奖、求奖、搏奖的动机在无形之中逐渐取代了“学习动因”而演变成了一种更加直接的“评奖诱因”。在荣誉和利益的驱动下,学生们的虚荣好胜心被撩动起来,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加工“论文”,为了发表篇数而“投资”版面费,为了评比加分而参与“公益”活动……许多学校的班级综合测评活动变成了一场热闹而并不良性的人际关系竞技活动。一些学生想方设法迎合评选条件,使教育氛围变得浮躁不安,评优活动正在走向其设定目的的消极面。

  价值导向异化,破坏宁静之教育氛围。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资源导向哪里,人们的行为就会倾向哪里。学生能否安心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环境影响,而学习成效如何,则发端于志向,取决于能力,区别于付出多少。在校学习本不是为了奖金和利益,优秀的学生并不因为奖金而潜心学业。然而,当越来越明确的资源导向评奖评优时,大多数学生自然就被牵扯进去。在利益驱使之下,一些学生失去了平常心,变得急躁而功利,有意无意裹挟于名利而不再沉心静气于学业本身,持之以恒、潜心钻研被焦灼不安、急不可耐取而代之,行动目的越来越明确地指向评比所需之“标准”。

  与此同时,奖金“魔力”使个别同学不顾同窗之情,明争暗斗,形成恶性竞争。由于指标有限,渴望获奖的学生铆足了劲,为了超越同学、好友,为了排名靠前而费尽心机。在敛收版面费期刊发表的文章到了评奖评优季节豁然呈现,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证明材料一夜之间琳琅满目。更有甚者,居然有学生因为次日要开展综合测评,头一天才匆匆赶去献血而开具的“加分证明”。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猜忌,原本单纯友好、朝夕相处的同窗因此形同陌路,友情让位于荣誉和利益。许多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统计表明,这一时期无疑是学生投诉与告状的高发季。

  不仅如此,评奖评优还呈现“马太效应”。符合评选标准的学生获奖之后,其他荣誉会接连不断,奖金叠加,使得奖励的受益面更加集中,多数学生难以得到关注、肯定和重视。造成少数激动,大多漠然的局面,不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原本预设的正向激励作用值得检讨。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其实就是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评奖无形中增强了排他倾向。大学需要关注关心关怀其间的每位受教育者。当现实偏离初衷,实践证明利弊参半甚至弊大于利之时,教育政策即需适时调整。纽曼说:“知识本身即为目的。”教育之意义蕴含于教育过程中充盈的文化及富足的精神。“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为了促使莘莘学子健康成长,应当尽量避免用简单化手段在某一有限时段里截取并不周全的指标去衡量个体、评判学生,或者直接贴标签、下定论。如有富裕的教育资源,理应提供给不同的学生以促进他们在各自的成长路径上成就为各具特长的人才。

  学霸从来不因为有奖金才学习,后进生因为离奖金太远也不会因此而奋斗,而居中大多数的学生如何才能够取长补短而不至于被利益关系扰乱心性呢?我们坚信,如若不再如此这般组织评奖评优,教育不会倒退,学生也不会停止学习。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