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小学生科研不宜以成果论得失

发稿时间:2016-11-30 16:32:00 来源: qianlong.com

  中小学生做课题,也可以申请科研经费了。最近,深圳市教育局公示了2016年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评审结果,600个被批准立项的中小学生小课题,按照小学1.5万元/项、中学2万元/项的标准获得研究经费资助。

  小学生、中学生也能做课题、搞科研,并且获得研究经费,这事的确很新鲜。能搞出什么名堂吗?一年1000多万元的政府投入合不合算?笔者认为,切莫以功利眼光看待深圳市此举。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相比,中小学生课题研究不应以“成果”论英雄,更不能以“成果”论得失。

  正 如人们无数次论及的,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欠缺,使得中国学生虽然知识储备扎实,但创造性能力不足。深圳此举就是鼓励孩子们 在日常学习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他们的答案也许并不正确,但发现问题以及质疑、探索、求证本身,就是一次学习 过程,一次思维训练,一次科学素养的培育。

  中国教育的另一个问题同样被人们一再提及,那就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缺少对社会的 认知,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脱节。知识最终要为社会实践服务,能力最终要体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深圳市开展中小学生课题研究,并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 更鼓励他们调查、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许在成年人看来,有些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有些问题是孩子们难以研究深入的,但是,他们能够走出校园去观察 社会、了解社会、探究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深圳市一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中 小学生课题研究,堪称“大手笔”,想必有关部门本就没寄希望于高投入能够带来高产出——重要的不是中小学生能研究出多少有价值的成果,而是通过这一激励措 施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识社会,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而这些恰恰是目前中小学生最为欠缺的。

责任编辑:编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