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某高校在评定助学金时,让学生上台演讲“比穷”,引起舆论哗然。据报道,“比穷会”上,有的学生面红耳赤、难以启齿,有的则因人缘不济、“落选”败北……更让人咋舌的是,相关老师不以为然地认为:“上台演讲只是教育目的,希望学生敢于正视自己,有勇气有信心面对自己。”
其实,“比穷”选贫困生,真不是“敢于正视自己”这么简单。如今,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贫困生成为常态,但把好事办好,绝非易事。一方面,要让最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杜绝让不相关的人动了贫困生的“奶酪”;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努力保护学生隐私,呵护他们的自尊。
我们不难想象“比穷会”的初衷。相关老师担心万一审查不慎,把助学金发给了“假贫困生”;万一被疑“暗箱操作”,学生不满闹起情绪……于是打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响亮旗号,把矛盾和压力转嫁给学生,让本来因家庭贫困就能得到资助的学生,被附加了口才好、人缘好等条件,这是一种典型的“懒政”——老师省了功夫,却让助学金失去了扶贫励志的本来温情。
扶贫先扶智,扶贫更应“扶志”。事实上,扶贫只是手段,扶志才是目的,绝不可“比穷伤志”,甚至诱导、鼓励学生,将贫困当成资本甚至谈资。如果助学金让人填饱了肚子却失去了“精神之钙”,把“人穷”变成了“志短”,则与其本来目的南辕北辙。
要知道,很多从贫困中挣扎出来的学子,尽管需要帮助,但并不愿接受他人异样的目光,很多人抱着“人穷志不短”的信条,宁肯忍受贫困之苦,也不愿走上“比穷”舞台。而在他们中,有的家人亡故,孤苦伶仃;有的亲人重病,负债累累……对这些学子的救助,完全可以用一种更人性化、更能维护尊严的方式进行,绝不该让学生当众自揭伤疤,逼迫他们在“尊严”和“金钱”之间做出选择。
笔者曾报道匿名资助寒门学子多年、直到去世4年后才为人所知的清华大学退休教授赵家和。赵老师常说,“千万不要让学生知道我的信息,不要让他们有思想负担”。赵老师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不让学生觉得受人资助、仰人鼻息,这份呵护之情,令人动容。
资助大学贫困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管理者换位思考,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比如,可否加强顶层设计,打通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关口,建立起覆盖广泛的在校贫困生数据库?可否拓宽勤工助学的路径和方式,让贫困生靠双手而不是口才获得助学金?在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就给人以启发。该校按照学生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消费记录,筛选出受助对象,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受助学生无需申请、无需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连实情都不知晓。学校的理念是,“精准滴灌”只为让贫困生“有尊严地受助”。
我们欣慰地看到,云南省教育厅日前发文,要求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这样的努力让人期待,毕竟,寻找既保护隐私又致力于公正的方式资助贫困学生,不仅事关教育公平,更是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