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创业:“实战者”胜

发稿时间:2016-11-21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大学生创业:“实战者”胜

 

  闭幕式现场。汪龙华/摄 

  “我只能保守地跟你说。”站在答辩教室外面等候的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副书记马缤辉突然压低了声音,“我们学校这个项目已经成立了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元。至于利润我就不介绍了。”该项目负责人刚刚毕业一年,现已成为学校的杰出校友,“很多同学都知道她。”马缤辉说。

  经过5天轰轰烈烈的角逐,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随着投融资签约仪式的举行落下帷幕。本次大赛共有76个项目达成意向签约,其中27个入驻创服机构,49个与创投机构签署投融资意向协议,累计获得意向性投融资金额6.0324亿元。49份协议中有46份的投融资数额在百万元以上,最高达到了2.3亿元。

  大赛结果显示,“实战派”取得了全面胜利。而在荣誉和资本的光环背后,是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学院制”下的助力。从行政设置、教学安排到孵化落地,高校正在慢慢形成自己的创业生态环境。

  一所由团省委书记担任院长的学院

  就在最近两年,全国各个高校纷纷开始密集地设立一所新的学院。院长往往由校团委书记或者校长担任,而在部分高校,本省的团委书记或者市长更以荣誉院长的身份,出现在学院官网的首页。这所“最牛学院”的名字中,通常至少包含了“创新”和“创业”这两个词的其中之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设立“创业学院”的先行者。早在2011年,在校方和团湖北省委的共同推动下,学校的“创业学院”挂牌成立,同时也是省级的“湖北青年创业学院”。据创业学院副院长喻良涛介绍,这种与团委合作成立创业学院的模式,当年在全国211高校中尚属首例,而现在已经“遍地都是”。从学院最初开设创业管理方向双学位时只有12名学生报名,到现在已有114名学生报名参加创业精英训练营,规模不断壮大。

  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各类创业学院在目前依然只是一所虚拟学院。喻良涛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创业学院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只面向校内学生,并未在高考中开放招生。其主要的作用是将高校创业在行政机构和专业院系方面进行了一体化建设。

  虽然这类“学院”与人们普遍理解的学院相比,定位和机制都有非常大的区别,但不能否认的是,高校创业正在纳入“学院制”的体系。目前,各所创业学院的主要职能已经逐渐涵盖了从课程、实践到孵化的高校创业整个链条。

  创业学院的管理机制各个高校有所不同,但管理层多由校内领导兼任。马缤辉介绍,湖南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学院”之下还设有专门的创业指导科,邀请资深的企业管理者担任科长,同时吸纳校外各个行业的资深人士,包括企业领导人、先行创业成功的校友等,为学生创业提供实战经验,并与校内老师一同提供课程研发和辅导。校内和校外的多方力量,构成了创业学院的“导师库”。

  齐鲁工业大学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于卓带领的山东九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在他看来,能够获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前后安排20多位创业导师对他们进行的指导。从创业计划书的整体思路到实地调研和市场分析,导师们从自身的创业经验或投资背景出发,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问诊”。

  “因为我们研究生是在实验室研发的这个产品,更多倾向于技术方向,初期思路主要是以产品为本位,对于市场需求与痛点考虑不完全,在市场营销方面较为薄弱。”于卓坦言。在多位创业导师指导之后,他们深入实地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并持续追踪了几位典型的目标客户,获得了最为直观的第一手资料。“正是有了这种最为真实的体验与数据,才让我们的目标客户与市场营销做的更为完善。真正做到了以市场需求、客户的痛点为导向,根据目标客户提供最为有效、最为合理的营销方案,真正做到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服务。”于卓说,“并且让我们从单纯的销售酿酒机系列产品的公司,慢慢转变为一个微型发酵设备的领航者。”

  不以创业为目的的创业教育

  在齐鲁工业大学,创业基础课已经成为从大一到大三的必修课。于卓也上过这门课,也正是在课程的启蒙之下,才有了这次项目的雏形。“创业课程让我对公司的运营有了初步的认识,市场需求、产品、目标客户、市场营销、财务预算和风险评估这几大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团队才能进行深度挖掘与提升,寻找到项目的亮点与优势。”

  创业基础成为高校的必修课已经不在少数。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创业学院的课程包含了商业模式分析与创新、创业实训、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等数十门,并且在公共管理学院内部,创业管理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创业教育正在进入更宽泛的群体。然而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适合创业的人只是极少数。在普惠性与大众化之间,创业教育似乎遇到了矛盾。

  据了解,目前全球100余个商学院中已经有60多个建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创业创新学科和专业。而在中国,创业管理一般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并列,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个极端是创业教育的“窄化”,表现为对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业;另一个极端是创业教育“泛化”,表现为将创业教育等同为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在当下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共识,创新创业要成为学生的信仰和基因,没有一个研究学科和专业力量作为支撑难以为继。”

  《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统计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呈现“一高两低”特点。“一高”是指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提高,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两低”则分别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低。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大军。

  据了解,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年均1%左右,世界的平均创业率为10%左右,欧美为20%至30%左右。并且不仅是大学生,整个青年创业人群的创业失败率也很高。根据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统计,目前我国青年首次创业的成功率不足10%。

  “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广谱式’教育体系,是契合学生成长规律,破解创业教育两极化的有效途径。”徐飞说。“广谱式”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全覆盖,既满足于少数“种子选手”实际创业的个性化需求,又面向广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二是分阶段,从个人成长规律来看,第一步是就业,第二步是立业,然后是成业,创业通常发生在就业甚至立业之后。

  “创业教育应贯穿个人职业生涯全周期,既关注在校生的过程教育,也应在离校后持续开展终身化的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信仰,成为血脉里内在生长的基因。”

  喻良涛介绍,目前学校的下一步计划是,将创业基础作为全校的必选课之一。甚至包括武汉商学院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创业班,开始在高考之后招收学生,进行学科建设的尝试和探索。

  高校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担任过两届“创青春”大赛评委的方达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威明显地感觉到,本次参赛创业作品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升,甚至一些好的项目“正在朝着成为某个行业‘独角兽’的方向发展”。而他认为,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项目负责人所在的母体——高校——的支持和前期孵化。

  在创业学院之下,高校也在纷纷建设自己的创业孵化器,为学生们的创业项目提供场地服务。西南民族大学的李鹏飞是“光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影像志”公益工作室的创始人,他介绍,原本自己的团队开会只能临时找一个教室,受到干扰的几率很大。但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创客茶馆”成立之后,他们可以免费获得自己的办公室、公共会议室,还有空调、网络、照明等基础设施及相应的物业管理和维保服务,整个孵化基地面积将近2000平米,已入驻10个创业团队,不同的项目之间可以随时交流、碰撞。

  短短几年,类似的创业孵化基地几乎已经成为高校的硬件“标配”。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无数大大小小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共享空间,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同时也作为资本对接的平台,解决了高校创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源资本的合伙人张彪是本次“创青春”大赛的评委,在他看来,高校的创业孵化器也为他寻找投资项目降低了成本。公司与吉林大学和长春大学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本次大赛上,他对于卓的小型酿酒机项目十分感兴趣,答辩之后立即进行了洽谈,建议他们可以进一步推出多种产品类型,扩大目标市场,并基本确定了双方的投资意向。

  从“挑战杯”到“创青春”,大赛已经从纸上谈兵进入了真枪实弹。而胜利属于实战派。这次大赛,于卓和他的9名团队成员从山东济南把10L自己酿的啤酒带到了成都赛场。结果公布之后,他们把酒喝得精光,庆祝自己获得了金奖。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