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近四成学生21时后做完作业 逾七成爹妈认为做得晚因“效率不高”

发稿时间:2016-11-17 09:00:43 来源:

  ●上学日,您的孩子做作业最晚曾做到几点?

  ●上学日,您的孩子平均每晚做作业到几点?

●是否曾因为作业太多、孩子做得太晚, 而让孩子不交作业去睡觉?

 

  ●您觉得孩子做作业时间长,有哪些因素造成?

  学生作业“越减越累”?新快报记者对广州近百名小学家长调查发现

  关注学生作业

  11月初,《人民日报》发文谈中小学生减负,直指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从孩子转向家长。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却有“越减越累”的感受。

  日前,新快报记者对广州近百名小学家长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份。结果显示,学校布置的作业、练习等“课内负担”确实有,最晚的时候曾做作业到深夜零时过后,其中最耗时的“罪魁祸首”是语文作业。令人意外的是,大部分家长认为,做得晚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自身的效率低、掌握方法不对等。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多数学生晚上10时前完成作业

  此前,有一位深圳名校家长曾深夜在家长群里哭诉称:“23∶56,老师都休息了吧,可我的孩子还在写作业”。这一感慨迅速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纷纷表示小学生做作业到深夜并非稀罕事,更有甚者称有时候作业实在太多了,还会主动帮孩子完成,或是让孩子干脆不写了,第二天再跟老师解释。

  校内作业量是否真的有这么吓人?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在上学日平均每晚做作业不会超过22时,其中有29.55%是在20-21时做完,28.41%是在21-22时,22.73%是在19-20时,9.09%是在19时前。值得关注的是,仍有10.23%的孩子几乎每晚都做作业到10时多。

  至于上学日完成作业的最晚时间,逾三成选择了22-23时这一时段,逾两成则是在21-22时,而有5.68%的孩子每次都在20时之前完成。值得关注的是,有17.05%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做作业最晚曾做到了晚上11时多;有4.55%则做到了次日零时后、1时前。

  “天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先把作业写了再看书。”小学四年级家长滔滔妈告诉新快报记者,孩子喜欢课外阅读,每次因为看书都爱把作业拖到较晚完成,但一旦先写了作业,又没有时间看书。

  语文作业最耗时,有家长坦言帮做作业

  根据调查,有逾七成的受访家长表示,周一到周五,无论当天是否有上这门课,每天都会有语数英的作业。而这三门课程中,最耗时的是语文,有72.73%选择了它;17.05%认为是数学作业最花时间;英语仅10.23%选择。值得关注的是,在问及“做到最晚的是做什么作业时”,“语文”这一关键词出现了42次,成为高频词。

  而在“哪一类作业最耗时间”中,结果比较平均,学科书面类(不包括大量抄写课文、单词等重复量大的作业)、学科听说读类(背诵、听写等)、实践拓展类(社会实践报告、活动记录感想等)、手工制作类(做手抄报、做灯笼、做卡片等)均有逾三成受访者选择。而仅指重复性较大的学科书面类作业,如抄课文、单词等,则有逾四成的比例。一名五年级的家长告诉新快报记者,自己唯一一次让孩子不做作业,便是老师因纪律问题布置全班抄课文,“做完其他作业再抄课文,抄到快晚上12点,已经困到眼睛都睁不开了,便让孩子赶紧去睡觉,第二天再跟老师解释”。

  这位家长并非孤例。在“是否曾因为作业太多、孩子做得太晚,而让孩子不交作业去睡觉”的调查中,虽逾半家长表示“从来没有过,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完成作业”,但有46.59%都有过这种经历。其中,有25%表明这是“偶尔”为之,有20.45%称仅有过一两次,仅一位家长表示“经常”这么做。更有2.27%的“开明”爹妈坦承,“从来没有过”——因为“孩子实在做不完,爹妈帮忙做”。

  两成家长称孩子作业做得晚因参加课外班

  其实,作业做得晚与作业量大,二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经调查,在问及“您觉得孩子做作业时间长,有哪些因素造成”时,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原因“怪”在了自家孩子的头上:逾七成爹妈认为是孩子的“习惯不佳、时间分配不好等,导致效率不高”,逾五成认为“知识点没掌握好,方法不对,做题慢”。“作业量多”这一因素,仅35.23%的受访家长选择。但需注意的是,上学日孩子平均每晚做作业到晚上10时多的受访家长中,选择“作业量多”这一因素的比例是最高的,逾七成,其次才是“效率不高”。

  近年来,小学生课外补习成风,这一点也能从问卷中体现出来。有逾两成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做作业做得晚,还因为“上学日要参加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时间被挤压”。一位天河区某小学六年级家长告诉新快报记者,宁愿周末忙到像“陀螺”,都不愿意把补习班和兴趣班放在上学时间,“之前有试过一学期在周二晚上校外的英语课,下课都8点了,结果就是每个周二都别想在11点前睡,每周三上课质量特别受影响”。

  手工类成“心头恨” 逢年过节需“加班”

  今年初,浙江省出台了“作业新规”,强调家长在作业中的参与角色“仅是督促者、支持与鼓励者”,学校和老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等。这一举措惹来多地家长的“羡慕嫉妒恨”,只因“家长作业”向来让家长“叫苦连天”。

  调查中,在老师没有要求的前提下,即在做并非需要家长参与的作业时,有近三成的家长坦言曾帮孩子做过作业。其中,曾帮忙做的作业类型中,最多的是做手抄报、做灯笼、做卡片等手工制作类作业,比例高达72%;其次是社会实践报告、活动记录感想等实践拓展类作业,有32%。

  记者采访了解到,诸如手抄报、做手工、PPT等作业,即使布置时没有要求家长不参与,甚至强调家长别参与,但最终还是容易“沦落”成家长的“作业”,特别是非周末、假期时间段布置的。“周一到周五布置的手工作业,我几乎都是主动代做。”有家长坦言。而这一类作业布置的高峰期,则集中在元宵节、中秋节、万圣节等中西方节日的前后。

  “最怕的就是手抄报”,天河区某小学二年级家长谢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一张4开的纸,找资料、画上图、配上文字,最少也要两小时,这样一晚上的时间就没了一大半。“这种手工,让孩子体验一两次就好,尝试几次后便是‘分工合作’模式。”谢女士说,通常找资料、画图她来做,能认出字迹的配文字才是女儿来做。而今年国庆节,谢女士的女儿有个作业是节后班会课上展示小长假,不拘泥形式。“7号当晚就一家人加班加点地赶,除了洗了照片做了一个‘小照片墙’,还做了一个简单的PPT。”谢女士说,这些手工制作类的作业一般都会全班展示,所以也不敢潦草应付,“孩子还是有攀比心的,做不好会觉得‘丢脸’”。

  ■老师说法

  布置作业有难度 只能尽量平均

  对于布置作业这件事,其实不少老师反映“有难度”。“布置少了,有家长会说太简单、把教书育人的工作都推给了家长;布置多了,家长又会抱怨负担太重、孩子太辛苦。”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的英语老师表示,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与消化能力不同,作业的多与少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布置时只能尽量取“平均数”,有时候还会参考当天其他科目老师布置的作业量。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