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创新改变生活的“新时代织娘”

发稿时间:2016-11-17 08:54:00 来源: 新闻晨报

“新时代织娘”覃小红,积极倡导“创新、协作、勤奋”精神。 /采访对象供图

  又到“雾霾季”,防尘口罩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刚需用品。就在刚刚举行的工博会上,一款国产纳米滤芯防颗粒物口罩引起了业界关注——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工艺生产的这款产品,不仅滤效可与同级别国际知名品牌口罩比肩,更可有效缓解透气性较差的“通病”。而在这一系列突破取得的背后,则是上海市微纳米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华大学纺织材料系系主任覃小红教授十多年的执着耕耘。

  几十次“失败”换来高品质

  说起纺织材料,大家可能觉得并不稀罕,甚至会和“夕阳产业”、“落后产能”联系起来。然而,当一款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纺织材料被用到生物芯片甚至军事反恐领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让大家用上更好的防尘口罩,是我目前的一个小目标,看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覃小红教授笑着告诉记者。

  覃小红一直从事多维度亚微米纤维集合体介质诱导成形理论与技术产业化的研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创建了亚微米纤维介质诱导拉伸理论; 构建了窄分布亚微米纤维非织造布量产技术系统; 并建立了亚微米纤维纯/混纺纱线生产体系。她还积极推行产学研发展,主持完成了多项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静电纺丝是当前一种最流行的纺制微纳米纤维技术,而这一技术的关键,则是喷头。“简单来说,如果喷出的纱线不够均匀,不仅过滤效率难以保证,透气透湿性也较差。”覃小红告诉记者。而即便能达到均匀纺丝的效果,初期的设备一小时也仅能纺出0.5-2克合格产品,“做一个口罩用的材料得花好几个小时,几乎没有规模化生产的价值。”

  显然,她的“小目标”实现起来并非她自己说的那么容易。通过多达几十次的制作和试验,覃小红和她的团队终于形成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系列伞状静电纺丝机。目前,单喷头产量100平方米/小时,比传统喷头高出120倍。通过其专利设备工艺生产出的N99口罩滤芯,达到美国和中国相关产品标准,针对PM2.5颗粒物过滤效率达到99%以上,呼吸阻力小,有效缓解N99口罩因透气性太差,普通人佩戴2分钟左右就感觉呼吸不适的问题。

  覃小红在高效过滤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助推计划资助,上海科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建立高效过滤材料生产线并正式投产。第一批纳米纤维口罩KN95、KP95系列产品已正式推出并销往北京、上海、天津、香港等地,该系列产品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并参加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栏目,获得投资人的广泛好评。

  “新时代织娘”把创新传承

  黄道婆因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敬仰。在这个新时代,覃小红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前辈致敬。作为教师,她除了完成重点实验室和纺织材料系的管理组织工作外,在教学、科研中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学生评价优秀,早在从教的第三年就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注重教学法研究,在拓展纺织工程学科内涵、运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并申请获批了两项教改项目。参与建设的“纺织材料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1年度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对于培养学生,她倾注了无比的热情,课题组中上至博士后,下至本科实验班的新生,她在课题组中积极倡导“创新、协作、勤奋”精神,学生们从大量的科研实践中尝到了科研的艰辛和创新的乐趣。指导了本科生国家级创新课题2项和上海市创新课题3项,课题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近年来,覃小红积极致力于纺织专业的学科及平台建设,纺织需要内涵及外延发展,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微米级尺度以上。为此,她在“上海市微纳米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申报、建设中,倾注大量精力,重点实验室申报材料的撰写、组织及规划都由她牵头完成,最终成为2014年上海市教委成功首批获批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的建立将使我国的微纳米纺织品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她将继续不懈努力,完成实验室最终目标,为我国纺织产业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