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3000多个项目、3亿元,这组由腾讯公益平台近日公布的数字几乎火遍了整个互联网公益圈。难怪圈内人要用“风来了”这样的资本术语形容这场“指尖公益”的狂欢,仅仅3年前,这只随风起舞的“猪”还只是小众的游戏,参与其中的许多公益机构都曾饱尝全年善款以万元计的冷落滋味。
与2015年相比,今年“99公益日”3天递交出的成绩单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形态,从去年205万人次、1.279亿元的捐助人和善款数发展到了今年677万人次、3.05亿元。
指尖公益与日俱增的能量密集固然令人振奋,不过,近期网络直播伪慈善的骗局也映射出阳光下的阴影。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腾讯、阿里巴巴等超级流量入口带来数据爆炸的同时,互联网也在重构着这个古老事业曾饱受诟病的秩序,公益行业首个透明化项目公示机制已在推动中。
90后成为公益主角,00后参与度惊人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公益捐赠的主力军过去一直由企业唱主角,互联网的开放属性正在改写这种生态。“3天72个小时,儿慈会整个‘大战队’179个项目一共筹款8970万元,包括了自筹和配捐,项目只占到大盘子的5%,善款达到了13%,但最让我们惊喜的不是资金的突破,而是捐赠人的范围大大拓宽,超过132万人伸出援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姜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而在这股主力军中,85后已然成为新生力量。“我们内部监测到,捐赠主力是85后人群,所以真正劝募的黄金时间是晚上8点到10点,这完全是跟着这些人的作息。”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朱秋霞告诉记者,从性别构成看,女性捐助人的数量高达男性4倍。
腾讯公布的大数据则显示,不仅90后成为捐款主力,甚至还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00后也在暗自崛起。记者注意到,19~27岁年龄段的90后捐助人占比接近四成,贡献度最高;80后代表的28~36岁年龄段占比略高于20%;而10~18岁年龄段的00后捐助人竟然已经超过80后,占比近27%,俨然是一股生力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2008年汶川地震后,年轻一代的公益力量就已经汹涌澎湃。“重大的救灾事件其实勾勒出一条中国公益发展的主脉络,1998年抗洪时互联网不发达;2004、2005年印度洋海啸,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向国际社会灾难进行救助,当时互联网主要承担着通讯作用;而2008年汶川地震时,许多年轻人通过网络捐款,刷新了老一代的认识,这一年也被称为互联网公益元年。”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在新浪微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网店等其他渠道中,80后、90后的占比也都在60%~70%以上,90后对这种新生公益形态的接受程度更高。
透明满意度依然“不及格”
在慷慨解囊的同时,这些张扬个性、深受网络文化浸淫的群体对于传统公益形式中存在“信任黑盒子”的弊病同样表现出难以忍耐。据中国公益研究院日前发布的《透明宝典——中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指南》显示,2015年和2016年的慈善透明公众满意度均为56%左右,公众的感受尚未达到“及格线”。
尽管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早已指出,要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今年9月实施的《慈善法》也从法律层面要求公益机构公开晒账,促使“透明度”成为检验公益组织是否合格的重要标签,但即使是在标榜透明为价值主张的互联网平台上,公益透明度依然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虽然政府主管部门已明确发文,要求相关公募机构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互联网平台也不断强化对公益项目的跟踪机制,依然存在一些公募机构与项目发起者不尽责的情况,导致热心公益的网友在追溯进展时无奈碰壁。”腾讯公益一位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
曾参与“99公益日”的网友Richard告诉记者,自己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向某留守儿童资助项目捐出100元,每月收到的公众号图文推送中确实包含了公益项目详细的项目进展,但当他想进一步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却无从下手。“如何确保机构在线反馈项目进展的真实性?是否有机构浑水摸鱼账目不清?”他在采访中表达出一些担忧。
“具体公布哪些信息、公布到什么程度、公开哪些维度的数据、在哪些平台发布,公益界一直缺乏共识和量化标准,用户也只能凭借主观认知和经验判断项目的可信度。”从事社会工作的张佳对《中国经济周刊》直言,项目进展和反馈只能反映部分情况,公益机构的口碑只在公益行业流传,其实公众很难深入了解哪家更值得信赖。
也有网友在公益项目页面留言称,对公益项目的认知就像盲人摸象,总是难以看到全貌,希望平台和公募基金会合力建立透明机制,帮助用户检验并核实项目的真实性。
朱秋霞也对记者表示,期待互联网能够为公益机构提供更完善的数据,“目前主要依靠个人感受、局部数据和一些片面的观察,但很多假设最终需要专业性的建立,现在数据仍然公布得不够。”
首个互联网公益透明机制启动
不过,互联网公益圈的透明度构建也进入了读秒时代。为了进一步解决公益界长久以来的透明度痛点,腾讯公益也首次宣布将公开引用大数据技术,牵头推动公益行业首个透明化项目公示机制。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整个公示机制中,将增加“财务披露模块”“机构信息展示”等功能,让各个项目更加透明,做到可跟踪、可追溯、可记录、可沉淀。
“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引入大数据技术,鼓励公益机构通过平台主动公开披露相关信息。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轻松地找到对应信息,对公益机构的进展一目了然,也让公益机构的披露更有价值。”孙懿如是说。
“公益透明化并不是某一方就能推动达成的,它需要公众、公益机构、监管机构、公益平台多方协力,公众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她还对记者解释,“因为当公众一旦参与到公益项目中,就具备了多重身份:既是捐赠人,也可以是项目的志愿者、信息提供者和监督者。”
据记者了解,过去腾讯公益平台上有一个小功能叫“我要反馈”,但每一份项目进展,都是由公益组织、项目官员在收集进展内容后,坐在办公室里写出来的,所以这远远不够。
“腾讯公益更鼓励另一种透明化方式,由公益组织邀请公众作为志愿者、项目执行员前往项目地亲身探访,并通过公益平台和社交平台把所见所闻实时反馈出去。每一个热爱公益的公众,都有机会受到公益机构邀请,亲眼见证屏幕背后的公益项目实际,树立对公益的信任度。”孙懿补充道。
事实上,欧美国家在这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探索。美国绝大多数州的慈善机构,都必须向州首席检察官提交年度报告,而任何一名美国公民,都有权查阅慈善机构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