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正在研发AR增强现实眼镜
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获得了7位企业家校友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不是金钱,而是公司的股份。北理工将分享这些学子创业发展的红利。7位捐赠股权的校友中,年纪最小的史晓刚今年26岁,是标准的90后。
史晓刚创办的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了现如今最流行的增强现实AR技术,开发出的高科技AR眼镜销售额已达千万元。公司从2015年5月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已连续获得多轮融资,估值已达数亿元人民币,是国内AR技术行业的佼佼者。史晓刚说,他们正在研发的新AR眼镜未来可以给汽车导航、支持室外远程视频通话,甚至用于维修管路、做手术,除了造福大众生活,AR增强现实还将进入军工、通信、石化等行业。
大学获挑战杯一等奖
史晓刚是天津宝坻人,中学时就品学兼优,动手能力非常强。高三那年,他拿到了天津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的一等奖,高考时又取得了620分的优异成绩,最终被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2009年的秋天,史晓刚来到北理工良乡校区,开启了大学生涯。南六环附近的新校区周边当时还远没有现在这样繁华,甚至可以说还有些荒凉。“我这人耐不住寂寞,爱折腾,没地方去就成天泡在实验室里,从二极管开始研究,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史晓刚说。如此“折腾”,四年下来还真有了些成果。在第六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他为第一作者研发的“倾转涵道式垂直起降验证机”获得了一等奖。
2013年,史晓刚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大多数工科专业同学那样选择读研深造,而是选择了工作。“可能还是因为爱折腾吧,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第一。”他进入华为公司成了一名技术员。
他的工作是面向手机领域的研发。此时以苹果、华为为代表的大屏幕智能手机迅猛发展,把移动体验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VR虚拟现实技术异军突起,它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地感知世界、体验生活。史晓刚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几年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但它终究是有上限的,因为手的大小有限,而VR可以给你一个几乎无限的世界。”
问题紧接而来,VR有没有缺点呢?有!通过VR设备确实可以看到另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同时也看不到现实的世界,不能上街,只能待在屋里。史晓刚说,要想同时看到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只有增强现实AR技术,“AR技术最尖端的应用就是战斗机飞行员的瞄准头盔,戴上既可以驾驶飞机,又可以看到显示的各种参数进行瞄准战斗。”
此时应用了AR技术的谷歌眼镜已经问世,但昂贵、高热等缺点也备受诟病。时不我待,史晓刚决定从华为离职,打拼自己的AR技术,让“两个世界的美妙”同时呈现在用户的眼前。
第一代AR眼镜卖出千万元
2015年1月,离职后的史晓刚开始招兵买马。办公要房租、人员要工资,缺钱的问题迎面而来。一位朋友借给了他20万元,这是史晓刚创业的第一笔种子资金。用这笔钱史晓刚在海淀上地有了第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一批原来华为公司的精英同事后来也陆续加入了团队。2015年5月,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他们融到了第一笔500万元的天使投资。
史晓刚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拿出过硬的产品,融到的资金会很快花光,后续也不会再有投资人。因此公司所有研发人员都是加班加点,“我们大家都是吃住在公司。”史晓刚说,现在无论是VR还是AR技术,都是用头戴式设备来实现,最好的头戴设备无疑就是眼镜。他们把眼镜设计成当前最流行的户外造型,电池和主板创新地设计成了挂戴式结构,并且经过全力微缩优化,主板仅如同雪糕棍大小,电池也克服了谷歌眼镜那样容易发热的问题,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记者体验了这款AR设备。戴上后右眼前方很快出现一块小屏幕,上面显示了摄像、WIFI连接、导航等多种功能,“通过WIFI连接到手机上,还可以接打电话。”史晓刚说。这款眼镜2016年6月份上市至今,他们已经卖出了3000多套,总销售额约1000万。
不买房买车先捐母校百万股权
产品受认可,投资人自然纷至沓来。他们去年底和今年8月又分别获得了A轮和A+轮的投资,总投资额达7000万元。公司有了钱,史晓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员工涨薪。他从某大公司“挖”来的主管工作经验丰富,对于公司经营非常熟悉,史晓刚开出了每月数万元的高薪,自己则长时间每月只拿6000元工资,最近才刚刚加到了1万元。
融资然后疯狂烧钱的现象在如今国内的创业领域并不少见。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不久前在北大就指出目前有些创业者“有钱拼命花,没钱焦头烂额”。记者问史晓刚会不会烧钱,他说完全不会,“我的公司是搞硬件开发的,做到现在员工才40多人,好多只做软件的公司人数都已经远远超过我了。”
最近的房价快速上涨,手握大笔资金正是入市的好机会。史晓刚直言自己没买房没买车,“我就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投资人的钱就得用在公司发展上,绝对不可以挪用。”他的态度很坚决。
不过面对母校,史晓刚还是展示了他的大方。在北理工76周年校庆上,他和几位前辈校友一起向北理工捐出了各自公司的股份。史晓刚没有透露自己捐出股份的具体比例,但表示参照目前的公司估值,肯定价值已经是好几百万元,“承蒙母校看得起我这样的创业期公司,我也非常乐意把公司的发展成果与母校分享,就好比孩子挣了钱就想给父母一些,大学的感情是永远不会淡去的。”史晓刚说。
第一代产品受到市场认可,史晓刚一点都没有满足,他说现在AR技术的发展太快了,但是硬件的制造业水平跟不上,自己很着急,因为一慢就可能被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超越。他透露,第二代产品正在研发中,重量肯定会更轻,电池控制模块采用了分离设计,因此眼镜的重量不到70克,正常佩戴完全没问题,“到时候信息直接显示在镜片上,而不再有一块小小的屏幕,如同在3米外看80寸的电视,非常清晰。”
在史晓刚看来,未来的AR眼镜完全可以应用在导航驾驶上面,驾驶员戴上一副这样的轻薄眼镜开车,信息直接出现在镜片上,完全不需要再低头或者侧脸去看中控台的显示屏,就跟开战斗机一样。不仅如此,这种技术在远程手术、管路设备维修上也大有可为,“后方直接用笔标注关键节点,操作者眼前就实景显示了,精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史晓刚说,除了大众生活外,他们的产品未来还将全力进入通信、石化乃至军工市场,对此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