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生活条件,其激励措施应该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应该精准扶持,真正让老师们体面地教书、有尊严地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日前,杭州市出台政策措施,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让乡村教师“越往基层、越在偏远、越是艰苦,待遇越高”。
提起乡村教师,很多人还是会浮想起乡村教师相对清贫,环境相对封闭,工作更为繁重的清苦形象。正是由于这一清苦的印象,不少人对这一职业敬而远之,有的则是想方设法“逃之夭夭”。
为了吸引、留住乡村教师,近年来各种政策“礼包”纷至沓来。比如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多个方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此同时,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对这一群体“关爱有加”。在这些努力下,不少乡村教师的待遇明显提高,乡村教师的队伍也更加年轻、逐渐稳定。
不过乡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依然客观存在,而且还将长期存在下去。要进一步吸引、激励乡村教师,还要让“经济杠杆”更给力。从政策“礼包”来看,很多地方为乡村教师每月提供数额不等的补贴。应该说,“礼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相比于城市的诸多“诱惑”,其撬动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真能向城市看齐,甚至远在城市教师之上,那乡村教师才有望成为令人羡慕的群体。
当然,除了“经济杠杆”,还要有更系统、更灵活的举措。从现实来看,最艰苦、最难留人的往往是基本生活不便的地区。在那里,有的老师坚决想要离开,不为了高工资、高收入,“只为了体面的生活和有尊严地活着”。所以说,除了依靠教职工编制、职称评聘等待遇留人,还不能少了“环境留人”。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生活条件,其激励措施应该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应该精准扶持,真正让老师们体面地教书、有尊严地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比日本,其教师曾经也不愿去偏僻的地区工作。但随着日本实行统一的教师工资标准、统一的福利待遇,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乡村教师的吸引力也逐渐提高。如今,即便是偏僻的农村学校也会配备游泳池、音乐教室、器具齐备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等,很多地方为了增加乡村教师的吸引力还专门建造教职工宿舍和住宅……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精准扶贫的发力,相信会有更多资金、更多福利、更多配套资源惠及乡村教师,让这一职业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让更多人争相涌来并且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