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你有手机依赖综合症吗?
据新华社电 你在微信聊天的时候是个活泼、轻松、充满乐趣的人,一会引出热门话题,一会说出搞笑段子,还在期间发出各种好玩的动图表情……你就是微信群里的活力四射君啊。可是真正的你是啥样?此刻我看到你窝在沙发的一角,你父母喊你吃饭,你就“嗯啊”一声,然后依旧保持着“葛优躺”的姿势,固执地刷着手机。
母亲埋怨了一句:“这孩子,叫他吃饭都不理,是不是得病了?”家人的抱怨让你心生烦闷,你不耐烦地说着,“来了,来了!又啰嗦什么!”这才不情愿地挪步到餐桌上,带着依赖的手机。
以上这一幕是很多人沉迷于刷手机的一个缩影,经常发生在我们和朋友的身上。心理专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手机APP服务软件的应运而生,很多人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俗称“手机依赖症”。这种症状是一种心瘾,正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甚至减少人们连贯阅读和自省的时间。
手机成瘾会表现出神经质和偏执等情绪
“我今天没带手机,要抓狂了!肯定会漏掉重要信息”“我已经一刻钟没有刷朋友圈了,简直如隔三秋”“求WiFi密码,什么?!没有WiFi?走,不在这家吃了,什么破餐馆”“他居然十分钟都不回我微信,是不是要和我分手?”……
当你看到这些啼笑皆非的段子的时候,竟然发现这些话语如此熟悉,说不定你自己也曾经说过。
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网瘾中心科主任、成瘾医学博士周旭辉告诉记者:“现在有些低头族沉迷于手机而并不自知,久而久之形成手机依赖综合征。”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心理医生史宇告诉记者,一些学生在失去经常使用的电子媒介诸如手机后,会表现出烦躁、困惑、易怒、紧张、猜疑、孤独、神经质、偏执等情绪。
严重的手机成瘾患者丧失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把手机成瘾也归纳为电子媒体成瘾的一部分。”周旭辉说,手机成瘾患者程度各不同,有些严重的手机成瘾患者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喜欢和人面对面地打交道,甚至失去了社会功能,比如医生手机成瘾后不能好好给病人看病,看病的时候还要刷手机,比如老师成瘾的时候不能好好讲课,讲课的时候还忍不住偷瞄手机,比如司机开车的时候看手机酿成车祸。总之,一些手机成瘾患者均有影响工作、生活的表现。
“人的大脑有一个犒赏系统,如果你做这件事情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你就会一直重复,很多手机成瘾人员在初期会产生愉悦感,然后他会一直重复这件使他产生愉悦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手机上瘾。”周旭辉说。
目前,青少年手机上瘾者增加。对此,周旭辉表示,“青少年大脑额叶发育不完全,再加上缺乏理智,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对一些诱惑上瘾。我接收的患者里很大部分是青少年,严重的患者除了睡觉。就是在用手机打游戏,上课的时候也偷偷玩手机。他们不再爱参加集体活动,和家长交流减少,周末的时候就睡到中午起来,然后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晚上睡觉前不刷手机睡不着,常常深夜熬夜打手机游戏或者是看手机直播,久而久之这些青少年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欲望降低,变得沉默寡言。”
■对号入座
如有以下“病症”,即手机成瘾也
周旭辉等专家分析,手机成瘾者心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求安慰。人是社会性的人,当然独处的时候会产生不安全感,也有社交需求,好怕被他人遗忘,而手机社交圈弥补了人的社交空缺,让人独处时也能联系他人甚至群聊,可以产生一种弥补性的心理安慰。
二是求关注、求肯定。很多人用手机社交软件联系,是为了求肯定,手机社交里往往有很多赞扬的表情和词语,满足了人们对于自己被肯定的渴望。比如微信表情“你真棒”“猴赛雷!”等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比较含蓄不太经常说出这样直白的赞扬话语。
三是晒幸福,寻求满足感。很多人在手机朋友圈里晒美食、秀豪车、晒幸福、秀恩爱,塑造出各种“白富美”“高富帅”“人生赢家”的朋友圈形象,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好,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
四是掩盖自己的缺陷。每个人都有缺陷,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难免暴露自己的缺陷,而通过手机微信等社交软件联系,不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比如容貌、装扮等缺陷等,还可以通过各种美图软件美化自己,从而减少自己的不自信,给别人展现自己“更美”的一面。
五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购物和交流。很多人通过手机软件进行购物、学习、阅读、交流,久而久之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也习惯通过微信与朋友交流,觉得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