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电信诈骗 靠什么蒙住了大学生

发稿时间:2016-11-07 10:52:1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CFP供图

 

  日前,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电信诈骗,以及作为电信诈骗手段的伪基站两大关键词,成为了本届安全周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近年来逐渐进入大学。山东某高校女生因学费被骗不幸离世的新闻,更是将校园电信诈骗及其监管推上了风口浪尖。

  笔者针对校园诈骗现象对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等高校的296名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78.04%的学生表示曾经遭遇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的电信诈骗骚扰。半数学生因为诈骗蒙受过损失,其中12.25%的学生损失达2000元以上。

  防不胜防的诈骗手段

  近日,某高校学生小刘接到一个自称天猫商城店家的陌生电话,告知她上次购买修眉刀时被误处理为代理商,需在晚上10点之前通过银行取消业务,否则每月将会被扣除800元代理费。随后,小刘按照“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到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取消业务。“操作时,他告诉我的是需要取消的业务编号和操作步骤,并没有提及钱,所以当时并没有产生怀疑。”而实际上,小刘口中的业务编号就是转账金额,而操作步骤其实是转账步骤。直到操作成功,她才发现银行卡已经被扣除了2078元。“花样层出不穷,去年入学前我就遇到过两次诈骗,一次中奖,一次助学金贷款,由于对方当时一开口就是钱,所以很警觉,没曾想这次会中招。”小刘说。

  大学生由于社交丰富、信息高度透明、社会经验不足、防骗教育缺失成为骗子的最佳“猎物”。据华中农业大学保卫处统计: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共发生诈骗案件 128起,较2014年的63起上升了103%,其中电信诈骗占大多数;2016年1月1日至10月10日,该校内共发生诈骗案件52起,其中电信诈骗案就有18起。

  高校电信诈骗频频发生之余,推陈出新的诈骗方式让大学生直呼“防不胜防”。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半年来,有22.51%的大学生遭遇过4次以上的电信诈骗骚扰,诈骗手段多样,涉及有助学金贷款、网购、兼职、刷单等十余种方式。

  法律监管存在盲区

  新生开学前后电信诈骗案频发,华中农业大学保卫处治安科科长杨冬认为:“诈骗案发生并不存在高峰期,它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电信诈骗之所以在校园里如此猖獗,是因为对于犯罪者来说,此类诈骗作案隐蔽。犯罪者通常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远距离作案,避免与受害人正面接触。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说防骗意识较薄弱、警惕性不高、对诈骗事件的识别能力有限。即使是万分小心,面对诈骗团伙精心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专业剧本还是容易掉入陷阱。”

  谈及小刘的遭遇,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院教师唐文涛认为,“这类诈骗属于典型的IP电话诈骗。接收者手机显示的号码可以是经过设定的任意号码,有的甚至可以冒充110诈骗,单单掌握号码证据,几乎难以溯源。技术上的制约目前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监管难以逾越的鸿沟,而移动通信运营商对于电信诈骗还没有“杀手锏”。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在行政法律层面的确缺少对IP电话监管的有效规定,只在一些行政规范性文件,如《电信条例》《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通知》中有零散规定。“从电信层面看,部分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服务商在将业务层层转包后,并未采取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违规经营、管理松懈的现象较为普遍;从金融层面看,部分银行存在批量开卡、委托办卡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犯罪分子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轻松获得‘无名银行卡’,在作案后将其扔掉,逃避追捕。近年来,随着在线支付的普及,犯罪分子开始利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套取被害人银行账号、密码、网银动态口令后迅速转账。”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李冠煜说。

  李冠煜认为:“遏制电信诈骗,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一部法律上,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预防和处罚电信诈骗的一部重要法律,如能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范围、方式,相关义务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出台并在实践中切实执行的话,会对减少此类案件产生一定作用。”

  诈骗防范需“与时俱进”

  为防电信诈骗,各高校相继采取不同措施遏制诈骗的蔓延。东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在新生入学开设防诈骗课程;8月31日,扬州市公安局针对大学生编写了一套《大学生防通讯网络诈骗测试卷》并与南京大学合作,邀请学生在线测试。华中农业大学保卫处一线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编写了《安全就在你我身边——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列举剖析大学校园内的典型案例,参考借鉴公安机关和其他兄弟高校经验,从各方面阐述大学生应掌握的相关安全基础知识及防范措施。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和自己无关。“安全教育宣传之所以被学生淡漠对待,其实主要是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诈骗。学生很少能感同身受,只有真正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或者经历过的人才会有意识防范。安全教育覆盖面虽广,但形式仍有待完善。”杨冬说。

  除传统的防骗教育外,华中农业大学努力探索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宣传模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给学生在感官上造成冲击,如微信公众平台“华农校园公共安全”的开放以及在原教材科围墙上用表情包人物形象防诈骗的对话宣传防骗知识。用影像视频等方式加强学生防骗教育,并举办诈骗模拟讲座。

  近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对电话实名制登记,一证多卡(电话卡)用户、商业银行借记卡存量清理工作等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要求。武汉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认为:“宣传与打击同样重要,学校应提高学生自身防骗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台湾最初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而如今台湾几乎已经很少出现电信诈骗,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宣传得好;二是各部门监管得好,当电信诈骗的成本和风险超过收益,这种现象自然就会消失。”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