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
作者:刘继安、叶慧(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本课题得到上海欧美同学会资助)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孵化器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对实现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生资助是研究生教育实施成本分担机制和激烈全球人才竞争背景下,保障教育公平、吸引优质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研究生资助比较研究”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资助体系更侧重于保障教育公平,与美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相比,对其作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强调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课题组提出将研究生资助与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美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特点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美国研究生资助体系有以下特点:
一是导向明确,将资助与国家需要领域人才储备相结合。
美国研究生资助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把资助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美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国家需要领域研究生资助”项目(GAANN),旨在通过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到国家需要领域的博士生项目学习(包括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工程、地理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培养这些领域科研和教学的后备队伍,以保持美国在这些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基于美国人口结构和高校学生群体日趋多样化的趋势,以及传统弱势群体研究生占比的持续增长,GAANN项目将女性和少数族裔学生作为资助的重点对象,以期达到为这些领域培养背景多样化高端人才的目的。受资助者可连续三年每年获得3万美元的津贴和研究资助。评估报告表明,该计划的实施有效缩短了博士生毕业年限、提高了毕业率,提升了女性和少数族裔在这些领域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
二是竞争性科研资助项目助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美国研究生资助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制度设计,是设立面向研究生的竞争性科研资助项目,以吸引大批优质生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国家战略发展领域的未来领军人物。美国联邦政府、社会慈善机构、专业学术团体都设立有面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竞争性科研项目资助,鼓励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设想,重视研究内容的开拓性和方法的创新性。
这些科研资助也都非常重视向国家战略发展的领域倾斜。比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GRFP),资助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统称STEM)和STEM教育方向的研究课题。而国家科学基金会针对下一代研究人员的培训资助项目,支持的研究方向更加凸显服务国家创新和人才战略的作用,比如教育与研究综合培训项目(IGERT)明确表示要支持新模式研究生教育,使获奖者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其子项目IGER主要支持下一代研究人员解决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例如:推进大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核心技术,用于分析具有挑战性的计算网络和电子数据的科学工程,研究和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等。
竞争性科研项目资助不仅能够吸引优秀生源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设想,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身份认同感、全面提升其科研和职业能力,为学术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美国多年的实践表明,面向研究生的竞争性科研项目资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以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生奖学金项目(GRFP)为例,自1952年设立以来,总计多达50万名研究生提出申请,近5万名获得资助,其中有42位已成长为诺贝尔奖得主,大批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比如美国能源部部长、Google公司创始人等。
三是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培养社会急需的多样化人才。
除了各类国家基金,美国还有大量的社会慈善基金会和专业学术团体,为研究生提供各种奖优性资助,通常的做法是基金会与专业学术团体合作,资助特定学科和研究方向或特定群体的研究生。比如美国国家GEM项目的博士工程奖学金项目旨在资助那些有志于攻读工程领域博士学位项目的少数族裔学生。由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的盖茨千禧年学者(GMS)计划,与多个专业学术团体合作设立研究生奖学金,例如其中与美国人类学学会合作设立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明确要求资助对象必须是优秀的非洲裔、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亚洲太平洋岛民裔和西班牙裔,且正就读于数学、科学、工程、教育和图书馆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与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合作的MET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旨在鼓励研究生应用“有效教学测量”纵贯数据(MET)开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学会与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设立的博士论文资助项目,要求研究者要以重大教育问题为导向,使用联邦政府或国际组织资助采集的大规模数据,对相关教育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研究,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四是将资助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
美国的研究生资助(包括奖优型和助学型)呈现出日趋立体化的混合资助模式,资助形式和力度因研究生的层次、类型、专业而异,既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又根据私人与公共收益的比率大小配比,同时结合研究生学术和职业能力培养,以满足不同研究生群体的资助需求。比如,公共收益高的学术型博士生获赠予型(奖助学金,学费减免、雇主资助)和报酬型资助(助教、助研、助管等)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研究生类别;个人收益高的专业型博士生的助学贷款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别,获得奖助学金比例仅次于学术型博士生,但很少获得学费减免。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报酬型资助形式也因学科而异,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助研比例很高,人文社科领域中助教则是重要资助形式。报酬型资助对不同领域人才所需的相应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奖优型研究生资助,除基于学业和科研成绩的综合性学业奖学金,还设立了大量与研究生科研和其他能力发展密切相关的专项奖学金,比如资助研究生的社会调查和服务、国际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科研培训、领导力扩展等。而前文提到的所有竞争性科研项目资助,都对获得者参加学术活动、搭建学术网络、分享科研成果、锻炼科研项目规划和管理技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支持。
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启示
我国已经建立了研究生资助体系,但现存体系除了存在资金来源不够多元化、资助形式多样化程度不高、管理规范化有待完善等问题,我们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尤其需要关注:一是向国家需要和战略发展领域倾斜的导向性不够;二是奖优型资助大多属于事后奖励,对优秀生源吸引力不够,而且仍是把研究生作为“学生”看待,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结合不紧密。美国的竞争性科研资助,把研究生作为“发展中的研究者”,通过提供科研资助来支持研究生创新研究设想,达到激励创新研究、充分发展研究潜力的目的。
因此,我们建议我国研究生资助在兼顾教育公平的同时,应创造性地借鉴美国经验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战略服务,具体而言:
一是资助突出导向性,切实向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需要领域、向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领域倾斜,充分发挥研究生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同时为这些领域储备、培养充足的高端人才。
二是设立面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竞争性科研资助项目,培养未来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领袖人才。竞争性科研资助项目的申请、评审程序以及管理办法,与科研人员申请课题相似,但应充分考虑研究生作为“发展中的研究者”的身份特征和现实需求,资助经费构成以生活津贴为主,同时提供科研、学术交流、培训等经费和机会。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研究生资助,尤其要鼓励出资方与专业学术组织、高等院校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规格多样化人才。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GEM奖学金,获奖博士生可获得连续五年、每年至少1.6万美元资助,GEM雇主成员单位为获奖研究生提供在GEM成员大学学习的全额学杂费和至少一个带薪暑期实习,GEM成员大学提供五年生活津贴。
四是将研究生资助的方式和内容与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促进受助者知识、素质、能力的发展。
五是国家层面和部分有财力的社会组织设立的奖优型资助的金额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吸引和培养具备科研创新潜力的拔尖人才。前文提到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GRFP研究生奖学金,2015年获奖者获得连续三年、平均每年4.6万美元资助。IGERT的资助力度更大,连续5年的资助可达到上百万美元。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1日 13版)